视频

插入肋间引流管:开放技术动画演示

所需设备

  • 无菌手套

  • 无菌手术衣

  • 防护眼镜和口罩

  • 无菌巾

  • 超声扫描仪,用于引导引流管插入(尤其在抽吸液体时),除非病情紧急[70]

  • 防腐剂

  • 1%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 用于局部麻醉的注射器和针头

  • 手术刀

  • 动脉钳

  • 胸管

  • 水封引流瓶

  • 给胸管定位的丝线

  • 伤口敷料。

禁忌症

缺乏诊断性影像是一种相对禁忌证。

  • 诊断性影像有助于确保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同时确保不会将引流管意外地插入大疱或膈疝等部位。

  • 向胸腔插入引流管进行液体引流时,强烈建议在超声或 CT 影像的引导下进行,紧急情况除外。[70]

适应证

  • 引起气胸、血胸、血气胸、连枷胸或吮吸性胸部伤口/开放性气胸的创伤性胸部损伤。

  • 浓稠黏性液体的引流。

  • 选择大口径(开放式技术)还是小口径(Seldinger 技术)肋间管取决于临床情况。

并发症

插入大口径肋间引流管的特定并发症有:

  • 出血。

  • 肋间神经血管束意外损伤,这可能导致出血。如果受损,肋间血管会迅速出血。

  • 位置不正。

  • 引流管放置不当或技术不安全可对腹部脏器或胸腔器官造成医源性损伤。引流管位置放置不当可能无法有效处理问题,且可能需要重新定位。

  • 疼痛。

  • 引流失败。

  • 感染。

  • 支气管胸膜瘘。

由于存在损害内部结构的风险,请勿使用大多数胸管随附的套管针作为插管器,或强行将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

术后护理

记录手术过程,同时记录引流深度以及手术期间是否出现任何并发症。

安排进行胸部 X 线检查胸腔引流的位置,排除气胸或手术导致的气肿等并发症。X 线还将通过显示引流容量或气胸治疗,表明该手术是否成功。

插入后重新检查患者及引流情况。在确认患者的临床情况稳定(或有所改善)且引流管开始引流、冒泡和摆动后,应定期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内容应包括:

  • 伤口部位

  • 引流液量/颜色

  • 摆动/冒泡情况

  • 例行患者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 重复进行胸部 X 线检查——可能需要用来评估进展。

每天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最好记录在专用图表上。患者应安置在病房中,并安排在胸腔引流患者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

潜在问题包括:

  • 持续冒泡:如果水下密封引流系统继续冒泡,则可能存在持续漏气。

  • 持续血液或液体引流:持续收集到大量液体或血液表明胸腔问题持续存在。

  • 堵塞:如果胸腔引流管内的流体在吸气时停止摆动,则引流管可能被堵塞或位置不再正确,应当进行检查。由于感染风险,从无菌区取出后,切勿将胸部引流管推入胸腔。

  • 引流管不得高于患者胸腔高度,否则会导致管内内容物回流到胸膜腔内。

  • 不得夹住气胸患者的引流管,除非得到呼吸科主任医生的明确指示。如果胸腔积液超过 1.5 L,则一开始可能要夹住胸部引流管,但在初始引流期之后通常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