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气管插管的动画演示

所需设备

  •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

  • 喉镜(确保光线正常)

  • 带套囊气管导管;成人所需带套囊气管导管的平均尺寸为 7 或 8 号,相当于内径为 7 或 8 mm。(对于儿童,应采用不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并且应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插管。)

  • 用注射器向套囊充气,然后再抽出气体(在插管前确保套囊的充气和放气正常)

  • 球囊装置,包括用于预给氧的面罩

  • 抽吸设备

  • 氧气

  • 潮气末 CO2 监测(如果可用)

  • 用于固定导管的棉织带

  • 呼吸机

  • Magill 钳(以防口咽部有异物)

  • 弹性引导管芯(在存在插管困难的情况下,被用作导丝)

禁忌证

缺乏熟练、有经验的人员时,禁忌实施该操作;只有在受过培训的人员在场,并且技术和信心足够强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该操作。

如果疑有颈椎损伤,最好应通过托下颌 (jaw thrust) 或颏上抬 (chin lift) 的方法开放气道,而不是采用仰头抬颏 (head tilt) 法。如果需要使头部倾斜,应采用较小幅度的来调整。

注意:当严重过敏反应、吸入性烧伤、近乎淹溺或异物导致喉痉挛时,简单的气道开放手法不会使通气显著改善,有时进行气管插管甚至不能改善通气。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高级的气道操作,例如环甲膜切开术。

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一般考虑将气管插管作为管理气道的最佳方法,在持续复苏期间,也需使用该方法。仅在具备插管经验且有能力进行插管的人员在场时,才能进行气管插管。[44]

与其他气道管理形式相比,气管插管有诸多明显的优势:[44]

  • 能够在不中断胸部按压的情况下,进行通气

  • 即使在肺或胸部顺应性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有效通气

  • 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胃充气,从而最大程度减轻反流

  • 有助于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入肺部

  • 不占用施救者的手,从而能使施救者进行其他工作

气管插管也用于全身麻醉期间的气道管理。

并发症

缺乏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时,尝试气管插管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不正确插管的发生率随实施者的经验而变化,一些研究表明,当由缺乏经验的人员实施时,意外的食管插管的发生率可高达 50%。[45]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包括:

  • 插管失败

  • 脊髓和椎柱损伤

  • 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和失明

  • 角膜擦伤

  • 唇部、牙齿、舌部和鼻部的创伤

  • 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

  • 颅内压和眼张升高

  • 喉痉挛

  • 支气管痉挛

  • 穿刺抽吸

  • 喉外伤

  • 脊髓撕裂、骨折和勺状软骨脱位

  • 气道穿孔

  • 鼻部、咽后部、咽部、悬雍垂、喉部、气管、食管、支气管创伤

  • 食管插管

  • 支气管插管。

术后护理

如果插管位置不当,可能出现仅向右肺或胃部通气的情况。对套囊进行放气,然后重新放置插管,再次听诊,以检查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依据生命支持指南,采用 ABCDE 原则,继续复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