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在患者没有特殊不适的情况,可能偶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果患者有过敏史(例如哮喘、花粉症或季节性鼻炎),并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仅轻度增高 (例如 0.6 x 10⁹/L-1.5 x 10⁹/L [600-1500/μL]),一般可不必进一步检查。如果患者有与嗜酸细胞增多相关的皮肤病(例如荨麻疹、湿疹、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或妊娠期疱疹),则不需要针对嗜酸细胞增多进一步检查(除非需要据此进行有效的疾病管理)。

如患者有不适或计数明显升高且原因不明,则应进行检查。有时需立即进行这些检查(例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高时)。

病史

采集嗜酸细胞增多患者的病史首先要评估当前主诉,然后系统性地回顾整体病史。

变态反应

  • 需注意寻找花粉过敏、湿疹、哮喘或荨麻疹等相关病史。

地理因素

  • 寄生虫或球孢子菌病流行区域的本地居民和旅行者应注意查明是否有感染。

  • 如果患者居住或曾前往热带旅行,应注意询问是否暴露于当地土壤或生水,是否在此期间有任何可能与寄生虫感染相关的症状。

  • 所有外地旅居史(不限于最近)对于明确诊断都是重要的(例如类圆线虫病可在离开疫区数十年之后发病,尤其是免疫低下时)。

HIV 感染

  • 应注意是否有HIV感染可能,因HIV阳性患者易发生多种寄生虫及真菌感染,进而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用药史

  • 需询问用药史,尤其是非处方药物、新近用药(一般指之前 2-6 周开始使用的药物)以及免疫抑制药物。

  • 近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病史具有相关性,因为免疫抑制治疗可能导致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

  • 应注意患者是否正在使用经常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例如磺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呋喃妥因、卡马西平、别嘌醇、苯妥英或金制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检查异常可能提示药物不良反应。

皮疹或淋巴结病病史

  • 如患者存在皮疹或淋巴结病病史,不仅应考虑药物不良反应,也应考虑原发皮肤病引起嗜酸细胞增多的可能。 白血病、淋巴瘤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也能引起皮疹和淋巴结病。

心脏病病史

  • 如患者存在心脏症状(例如,呼吸困难、胸痛及心悸)同时伴有显著增高或持续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常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引起的心脏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心脏病是一种临床急症。

其他器官相关症状

  • 特定器官系统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特定的炎症性疾病,例如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引起的吞咽困难,或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表现为腹部疼痛和腹泻。

淋巴瘤症状

  • 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或饮酒后疼痛都可能是淋巴瘤临床症状,询问病史时应加以注意。

阵发性症状

  • 应注意一些阵发性症状,例如间断性体重增多和血管性水肿,这些症状可能是罕见的Gleich's综合征(阵发性血管性水肿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应记录患者体温。发热可能提示寄生虫或真菌感染或者药物反应。

皮肤体检应注意红斑、湿疹、水肿、荨麻疹或皮肤浸润。 这可以提示原发性皮肤病、药物不良反应、某些寄生虫感染、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与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相关的色素性荨麻疹,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周期性血管性水肿。

应注意血管炎或外周局部缺血的体征。这些体征可能提示某种原发性血管炎性疾病(例如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旧称 Churg-Strauss 综合征)或者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本身的一种特征,但两种情况都提示可能有临床急症。

支气管痉挛可能为哮喘、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特征。肺部其他症状(例如咳嗽、呼吸困难或喘鸣)可能提示与生命周期相关的寄生虫肺部迁移、药物反应或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吸虫病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多发性脉管炎可引起肺部浸润。[4]

应检查所有区域淋巴结排除淋巴结病。 如发现淋巴结肿大,应注意肿大淋巴结大小及质地,因为这有可能是肿瘤表现(例如,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系统或髓系白血病):质地坚硬、位置固定及无压痛淋巴结常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肝脾肿大可能为淋巴瘤或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心脏肥大、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常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的心脏损害,这也是一种临床急症。

神经病变可以是嗜酸性粒细胞相关蛋白损害引起。

检查

应进行全血细胞计数 (FBC) 以确认嗜酸粒细胞增多情况,并记录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常规及外周血涂片中还应注意寻找以下异常:

  • 血细胞减少可能提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 血小板增多,可能继发于感染、炎症、出血或恶性肿瘤,也见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例如,慢性髓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多种血液系统肿瘤

  • 恶性肿瘤细胞

  • 丝虫。

如果怀疑寄生虫感染,应该 3 次检查粪便样本中有无虫卵、包囊和寄生虫。粪便检查对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和类圆线虫病很有价值。[5][6]

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类圆线虫病、血吸虫病(尤其是有非洲旅居史的情况)、丝虫病(特别是在西非)、[7] 弓蛔虫病、囊虫病、包虫病、血管性类圆线虫病和颚口线虫病。尿检是识别埃及血吸虫的主要方法。某些临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痰液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或内镜检查,以识别寄生虫感染。

在加利福尼亚州或亚利桑那州旅行后应检查是否存在球孢子菌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识别该疾病。胸部 X 线检查可显示大叶性肺炎,痰液镜检或培养可能发现病原菌。红细胞沉降率 (ESR) 通常升高。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肤活检可见其自身的特征性改变,一般可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识别。妊娠期疱疹可通过对皮肤活检样本或血清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确诊。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常常伴有 IgE 升高。曲霉菌皮试典型表现为急性皮肤超敏反应。胸部 X 线检查可能显示肺部浸润,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成像可见中心型支气管扩张,有时可见黏液栓伴支气管囊肿。

在患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时,胸部 X 线可能显示网织结节状浸润、胸膜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鼻窦 X 线可见典型鼻窦炎(窦内模糊影、黏膜增厚、气液平面或解剖学异常)。除嗜酸粒细胞增多外,通常还有正细胞正色性贫血,ESR 和 C 反应蛋白升高。其他非特异性的检查结果可能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以及免疫球蛋白(尤其是 IgE)升高。受累组织活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坏死性血管炎和肉芽肿形成(有时可见)。

如怀疑恶性肿瘤,应根据临床表现决定下一步检查。 白血病的诊断应结合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同时根据其他特异性检查进行进一步的疾病类型及亚型诊断。 诊断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否与 PDGFRA 或 PDGFRB 基因重排相关非常重要,因为其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敏感性。[8] 应注意的是,罕见的 PDGFRA 重排患者[9] 和较大比例的 PDGFRB 重排患者并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此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并不能用于排除这些诊断。淋巴瘤的确诊需行淋巴结切除活检。

胃肠内镜检查活检对于诊断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及胃肠炎是必要的。

如果鉴别诊断包括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或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则应做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

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3.0 x10⁹/L [>3000/μL])

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常提示:

  • 寄生虫感染

  • 药物超敏反应

  •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霍奇金淋巴瘤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自于一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可见反应性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可见一个原始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可见细胞形态学异常[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来自于一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可见反应性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可见一个原始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可见细胞形态学异常Barbara J. Bain (MBBS, FRACP, FRCPath) 的个人收集;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涂片来自于一位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FIP1L1-PDGFRA 融合基因阳性。 嗜酸性粒细胞有部分脱颗粒,其中一个少分叶[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外周血涂片来自于一位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FIP1L1-PDGFRA 融合基因阳性。 嗜酸性粒细胞有部分脱颗粒,其中一个少分叶Barbara J. Bain (MBBS, FRACP, FRCPath) 的个人收集;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传统上,1.5 x 10⁹/L (1500/μL) 这一临界值被认为是确定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一条标准。其他的诊断必要标准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持续 6 个月以上,有器官损害证据,并且无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1.5 x 10⁹/L (1500/μL) 这一临界值也被作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的一部分。[10]

在排除其他所有可识别的病因后,才能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例如,≥1.5 x 10⁹/L [1500/μL]) 引起组织损伤,并且常见原因已经排除,则排除所有罕见病因变得很重要,因为其中某些疾病可能是致命的,并且需要特定的治疗方法。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