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心悸可由心源性疾病或非心源性疾病引起。[2]心脏性原因由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来决定,包括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提前发生的心房和心室除极。心脏心律失常在结构性心脏病中也很常见。[2]非心脏性原因包括惊恐发作、焦虑、贫血、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惊恐性障碍可能导致 20%的患者心悸。[3]此外,许多心悸患者有惊恐发作的病史。[4]某些精神障碍(如惊恐发作或焦虑障碍)是心悸的常见原因,但在真正心律失常的原因被排除之前这些诊断不应作为心悸的唯一病因。[5][6]

原发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速:心悸最常见的原因,指由于某些原因如运动、应激或一些病理状态下心率>100次/min。

  • 异常的窦性心动过速:指静息心率>100次/min,或运动后的心率反应过度,没有明确的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如妊娠、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因不清,可能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或窦房结病变。相关的还有体位性综合征,指倾斜试验时出现和体位相关的异常的心动过速。

  • 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急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患者。老年患者多见。常被描述为持续存在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疲乏、气短。持续存在的房性心动过速,有时可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心房扑动:通常见于心房颤动患者。

  • 心房颤动:常见于CHF、心脏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甲状腺疾病和肺部疾病。老年患者中很常见,年龄>75岁的患者中,接近10%都患有心房颤动。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 30 岁上下。[7]心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突止。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一个异常的旁路,导致折返性SVT。这种旁路通道的证据是 ECG 上的 delta 波,当出现该波且患者有心悸时,则被称为 Wolff-Parkinson-White 综合征。务必要注意,这种疾病可能在基线 ECG 上不会出现 delta 波,因此被称为“隐匿性”旁路通道;此时通道不进行顺行方向的传导,心室不被预激。然而,旁路通道存在逆向传导,这将支持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Wolff-Parkinson-White 综合征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时期,在男性中更常见,并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的轻微增加有关。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

  • 折返性VT见于心肌病(常由CAD和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引发)。

  • Brugada综合征: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伴有心脏性猝死风险增高。

  • 长 QT 综合征 (LQTS):因非持续性多形性VT的发作而导致心悸,通常伴有晕厥。先天性和获得性 LQTS 两者都有,常与心源性猝死相关。在家族性综合征中,根据基础基因型的不同可存在着经典的诱发因素。1型LQTS患者在运动中发作。2型LQTS患者通常从睡眠后醒来或者情绪激动时发作。QT间期延长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必须评估患者是否应用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或某些抗精神病药物。

  • 特发性VT:特发性VT的类型根据起源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包括右室流出道VT、左室流出道VT和左室特发性VT,以及Belhassen VT或维拉帕米敏感性VT,后者起源于左室心肌。

其他心脏原因

  • 室性早搏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s,VPCs):心悸常见原因之一;可见于正常心脏或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

  • 房性早搏 (APCs):心悸常见原因之一;可见于正常心脏或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

结构性心脏病

  • 心肌梗死:VT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形成的心肌瘢痕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折返而形成VT,继而出现心悸。既往有 MI,尤其是那些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同样特别容易发生心房颤动和扑动。[8][2][1]

  • 扩张性心肌病:与 VT 和心房颤动的频率增加相关。[2][1]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以LVH为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综合征,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悸,也可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先兆晕厥和晕厥。心律失常可以是室上性的如心房颤动、VPC,或室性的(通常是非持续性 VT)。[2][1]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虽然罕见,常以心悸为首发症状。[9][2][1]

  • 二尖瓣脱垂:心悸(常因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常在这种疾病中出现,尤其当存在明显二尖瓣反流的时候。[10][11][2][1]

  • Ebstein 畸形(三尖瓣环的先天畸形):AV 旁路通道与这种疾病相关,经常导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1]

  • 心脏瓣膜异常(狭窄或返流):通常可导致心房扩大,诱发心房颤动和扑动。[8][2][1]

  • 先天性心脏缺陷:修补或未修补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可通过手术疤痕周围折返导致 VT 或由于显著的心房扩大导致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2][2][1]

  • 心包炎:可突然出现心房颤动,特别是心脏手术后。[2][1]

  • 心脏手术:任何心脏手术形成切开,如心肺分流术时的心房置管、暴露二尖瓣,均会形成瘢痕,可诱发折返性心动过速。

非心源性原因

  • 惊恐障碍[2]

  • 焦虑障碍[2]

  • 贫血[2]

  • 发热[2]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2]

  • 嗜铬细胞瘤:心悸伴出汗和头痛[2]

  • 食用酒精:特别是狂饮性饮酒可能导致心房颤动[2]

  • 药物: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可能诱发多形性 VT[2]

  • 咖啡因的使用:可能增加 VPC 和 APC 的频率。[2]

  •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可使患者出现多种心律失常,从APCs、VPCs到心房颤动,常触发和/或诱发VT。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