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应急考虑

参见 鉴别诊断 以获取更多具体信息

除了假性高钾血症,任何原因所致的高钾血症严重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 如果高钾血症进展快速的话,钾的终末器官效应更显著。 威胁生命的高钾血症最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和/或慢性肾脏衰竭终末期。 当钾摄入高和/或应用抑制尿钾排出的药物例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时,肾衰竭对钾排泌的影响最突出。[3]

Patiromer 口服混悬液于 2015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批准,用于非紧急治疗高钾血症。 活性基团 patiromer 是一种球形、不可吸收的有机多聚体,在结肠中与钾结合,交换钙。 这可增加粪便钾排泄,降低血清钾。

已经证明 Patiromer 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清钾。[24][25] 在这些试验中,第 4 周结束时,Patiromer 降低了高钾血症和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钾水平。患者能够继续服用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 II 拮抗剂或螺内酯。另一项临床试验评估了 48 小时前 Patiromer 的起效情况。[26] 血清钾基线平均值为 5.93 mEq/L,在首次给药后 7 小时以及 48 小时内的所有后续时间点,都显著降低。在 20 小时内,血清钾降至 5.5 mEq/L 以下。在 48 小时,血清钾显著降低,平均降低幅度为 0.75 mEq/L。然而,没有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评估该药,并且它在高钾血症紧急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高钾血症紧急治疗

  • 高钾血症紧急治疗首要步骤就是消除高钾血症的来源。

  • 治疗重度高钾血症(存在显著的心脏毒性的情况)的第一步是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钙(浓度10%)或者葡萄糖酸钙(浓度10%)来阻止高钾血症的膜效应。

  • 等体积的氯化钙的含钙量是葡萄糖酸钙的3倍。 因此,在高钾血症伴随血液动力学改变时首选氯化钙。

  • 钙的保护作用数分钟就起效,但是,作用短暂。 静脉应用氯化钙或者葡萄糖酸钙静脉可于5分钟后重复。 但该治疗方式不改变血钾值。

  • 最好使用有利于钾进入细胞的药物降低血钾值。例如:beta-肾上腺素激动剂(雾化的舒瑞灵;当有明显的未经治疗的心动过速时应慎用),静脉使用胰岛素/葡萄糖,静脉应用碳酸氢钠。 以上治疗方法都可以减少血清钾0.5-1mmol/L(0.5-1 mEq/L)。 一般这些措施会在15分钟内起效,且疗效可持续2小时。

  • 若不重复给药或者继续治疗,血钾会升回之前的高值;这种情况下,进行亚急性管理并使用钾结合树脂(山梨糖醇一起给予)和/或利尿药治疗(例如静脉呋塞米)以增加尿钾排出。

  • 高钾血症的特殊情况:洋地黄中毒(避免给予钙剂,会加重心脏毒性)和横纹肌溶解(当肌酸激酶迅速升高和肾衰竭的时候,优先治疗)。

  • 在严重难治的情况下,例如大量组织坏死,应该采用血液透析。

心脏心律不齐

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当同时存在损害细胞摄取钾的因素时,最常发生。存在低钠血症和/或低钙血症可加重高钾血症的心脏毒性。心电图检查结果包括 T 波高尖、PR 间期延长、P 波低平或者消失、QRS 波增宽、正弦波出现、心室颤动和心搏停搏。如果存在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脏毒性心电图改变,需要进行连续监测,直到血清钾检测值恢复到安全范围内,并且心电图改变已得到纠正。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表现[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表现BMJ 2009; 339: b4114. 版权所有©2009 BMJ Publishing Group [Citation ends].

怀疑有低镁低钾型室性心律失常者应在8~24h内给予缓慢静脉补镁。

严重肌无力是重度高钾血症的一个并发症,长表现为上行性麻痹。 这种症状是去极化的阻断造成的。[27] 高钾血症所致肌无力严重到一定程度可抑制呼吸。 高钾血症会加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 心律失常通常伴随肌肉麻痹出现,但并不总是如此。 须紧急降钾。

周期性高钾瘫痪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是间断发作的肌无力/肌僵硬。 发作短暂,仅持续数分钟,多于运动后休息时发作。 大多数患者发作时血钾水平无升高。[23] 由于药源性摄入钾或者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可导致该疾病发作,故名“高钾性”。 虽然在这种病中很难测得高钾血症,但是在疾病不发作的时候重复样本测量经常会发现血钾值增高。 治疗取决于发作的频率。 不经常发生的患者可以选择饮食治疗。 经常发生的患者需要利尿治疗(乙酰唑胺),吸收性的beta-激动剂和口服的葡萄糖酸钙。

特殊慎重情况

严重高血糖患者存在细胞内钾向细胞外钾的转移, 这使得血清钾升高,从而掩盖机体钾缺乏的状况,而这种状况不易被识别。 针对高血糖的治疗应始于全身钾消耗状态被准确评估之前。

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引起的高钾血症持续时间延长,因为该类药物的活性代谢物的半衰期很长。 因此,该类患者中降钾措施应在开始治疗后继续2-3天。

利尿剂会增加尿流率从而促进排钾,但应考虑避免使病人出现容量不足。 脱水会使尿流率下降、减少钠转运至远曲小管进行交换。 结果,血钾值不会随着治疗减少,甚至会升高。

当钙作为高钾血症细胞膜的生理拮抗剂,须考虑补足元素钙。 一安剖的葡萄糖酸钙含钙量远低于一安剖氯化钙的含钙量。

钾结合树脂的降钾效应会延迟数小时。 钾结合树脂通过钠钾交换降钾,因此,由于树脂应用的剂量和频率不同,从而患者带来钠负荷。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