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应急考虑

参见 鉴别诊断 以获取更多具体信息

儿童发热鉴别诊断类型广泛。虽然常常可以通过辅助检查完成特异性诊断,但偶尔还是必须在确诊之前就实施治疗。尤其在儿童症状较重及有中毒症状时,更是需要这样处置。

因为儿童中最常见的发热原因是感染,所以最好在对疑似患有下述疾病的儿童进行血液培养、尿培养和脑脊液培养之后,根据经验实施广谱抗生素治疗(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 菌血症

  • 尿路感染

  • 肺炎

  • 化脓性关节炎

  • 骨髓炎

  • 脑膜炎

  • 心内膜炎(感染性栓塞风险)

  • 心肌炎

  • 肝脑脓肿

  •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土拉菌病(培养须谨慎)

  • 疟疾

  • 伤寒

  • 莱姆病

  • 落基山斑疹热

  • 结核

  • 风湿热(心脏瓣膜功能障碍风险)

根据医生的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特异性诊断。因为其中一些疾病需要启动特异性紧急治疗:

  • 肺炎:辅助供氧

  •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引流

  • 肝/脑脓肿:引流

  • 脑膜炎:抗生素,联合或不联合皮质类固醇

  •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清除感染物

  • 肺结核:呼吸道隔离

  • 川崎病:阿司匹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冠状动脉瘤风险)

  • 白血病:补液、诱导治疗、纠正电解质不平衡、血液制品输注(有形成血栓、肿瘤溶解综合征、出血的风险)

  • 甲状腺危象:β 受体阻滞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化合物、糖皮质激素、诱发病因治疗

  • 5-羟色胺综合征:镇静,支持性疗法(尤其是控制体温过高)

  • 代用物致 Munchausen 综合征:离开攻击性的看护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