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行
跛行被定义为不对称的步态,与当龄儿童预期正常步态模式出现偏离。 成因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威胁生命(如感染、肿瘤、儿童虐待)。 要正确地评估跛行,需要了解并掌握关于正常和异常步态模式、潜在病因和“红旗”征的知识。[1]Beresford MW, Cleary AG. Evaluation of a limping child. Curr Pediatr. 2005;15:15-22. 对跛行的评估取决于临床表现是否属于急性发作。[2]Kimura Y. Common presenting problems. In: Arthr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Szer I, Kimura Y, Malleson PN, et al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24-48.
阅读更多尽管还需要对那些潜在的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病因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及适当的研究,创伤仍然是导致跛行最常见的病因。 诊断可能遇到的难题包括:可能难以从儿童看护者处获得儿童的病史,症状有时是模糊或非局部性的,患者可能有未被察觉的外伤史。
对所有关节进行仔细检查是有必要的,全身评估包括腹部、神经和发育评估。[3]Foster HE, Cabral DA. Is musculoskeletal history and examination so different in paediatrics?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 2006;20:241-262.
关于儿科肌肉骨骼药物的更多信息(包括“红旗”征)、关节检查视频演示(pGALS、pREMS)、各种检查和转诊指南见儿科肌肉骨骼药物 (PMM)。Paediatric Musculoskeletal Matters (PMM): an e-resource to aid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essentials of paediatric musculoskeletal medicine
正常运动发展指标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正常运动发展指标 [Citation ends].
超过 6 个月持续存在原始反射提示有神经疾病的可能,如脑瘫。
正常步态
刚学步的幼儿两腿距离较宽以支撑身体,形态似高步、平足,手臂张开以保持身体平衡。 腿部外旋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弯曲。 大约 15 至 18 个月时开始脚后跟着地并伴随手臂交替摆动。 2 岁后开始跑步和改变方向。
学龄儿童步长增加,步频放慢。 8 岁左右形成成人步态和姿势。 正常的步态和发生变化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家族史有一定关系。 黑人儿童较早学会走路,亚洲儿童则晚于平均水平。
正常差异
腿力线对齐随年龄变化而变化,通常受同一模式的家族史影响。[4]Sass P, Hassan G. Lower extremity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Am Fam Physician. 2003;68:461-468.
习惯性踮脚尖走路常见于年龄不超过 3 岁的幼儿。 内八字脚可能是由于持续的股骨前倾,特征是儿童走路时用到髌骨,脚尖朝内(常见于 3 至 8 岁之间的儿童)。
胫骨内旋的特征是儿童走路时髌骨朝前但脚趾朝内(常见于开始走路时至 3 岁)。
跖骨内旋的特征是足部外侧缘为弯曲的 “C 形”。 大多数到 6 岁时会自然改善。
弓形腿(膝内翻)常见于出生时至学步早期,常伴有趾外翻(最大约 1 岁)。 大多数到 18 个月前会自然改善。
X型腿(膝外翻)。 常与内八字脚有关。 大多数到 7 岁时可自然改善。
扁平足。大多数儿童踮脚走路时,足部弯曲且足弓正常。扁平足通常在 6 岁前可自然改善。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扁平足和正常趾弓来自 Foster 博士的个人资料;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脚趾弯曲。 大多数随着承重而自然改善。
令人担心的原因包括是否这种正常变化持续存在(如超出预计的年龄范围),是否这些变化是进行性的或不对称的,或者是否存在疼痛和功能受限或神经系统病变的证据。
对于罗圈腿或膝外翻的儿童,如果个子矮小(如身高小于第 25 个百分位数,要怀疑低磷酸血症性佝偻病或骨骼发育不良)或有膝内翻或腿力线对齐不对称,有必要考虑行 X 线检查。[5]Greene WB. Genu varum and genu valgum in childre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Compr Ther. 1996;22:22-29.
异常步态
防痛步态
患侧承重时间缩短。
可能病因范围(例如,足底有外伤、脊髓骨髓炎)。 未察觉的外伤在年幼的儿童中较为常见。 儿童会有不愿意承重的表现,所以需要作为怀疑指标。
虽然儿童可能不会总是经常主诉疼痛,其仍可见于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6]McGhee JL, Burks FN, Sheckels JL, et al. Identifying children with chronic arthritis based on chief complaints: absence of predictive value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as an indicator of rheumatic disease in children. Pediatrics. 2002;110:354-359.
环行步态(“木制义肢”)
痉挛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
特伦德伦堡步态
尖足步态(“马蹄足”)
跨阈步态
“笨拙”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