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根据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出血的机制,可对月经过多的病因进行分类。

内分泌方面的病因

无排卵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和增生,进而导致无孕酮拮抗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导致育龄期女性无排卵的最常见原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无排卵的其他原因包括高催乳素血症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12][13]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总是导致月经过多。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异常是月经过多相关性不排卵的另一重要原因,通常见于处于育龄期开始和最终阶段的女性(即,青春期或绝经过渡期女性)。

黄体功能失调相关的月经过多是由孕酮产生不足导致的。[11]

器质性原因

包括子宫肌瘤(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即,子宫内膜腺生长进入肌层)。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子宫癌和宫颈癌。

妊娠并发症

与妊娠相关的出血过多包括流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绒毛膜癌),以及不太常见的原因异位妊娠。

感染性病因

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月经过多较少见。

血液系统方面的病因

月经过多可能是几种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包括凝血功能障碍。

生理性原因

在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前,通常采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这一诊断。一些学者认为局部子宫内膜功能紊乱是月经过多的基础原因,例如子宫血管舒张性前列腺素合成的改变、内皮素表达的减少、纤维蛋白溶解增强、子宫内膜再生受到干扰、一氧化氮过度产生。[14]

医源性原因

月经过多的医源性原因(例如,放置宫内节育器、抗凝治疗、应用他莫昔芬、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激素治疗)较少见。[15]植物补充剂(如人参、银杏、大豆)通过改变雌激素水平或凝血功能可能引起月经不规则。[16][17]

全身性疾病

月经过多可以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包括慢性肝脏和肾脏疾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