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晶体液
-- 和 --
酮咯酸 : 起始剂量 30 mg,静脉内给药,随后每 6-8 小时注射 15 mg,仅持续 3 天
和/或
硫酸吗啡 : 1-5 mg,静脉内给药,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 和 --
昂丹司琼 : 4 mg,静脉内给药,需要时每 8 小时一次
输尿管结石 < 10 mm 的新确诊患者,如果没有并发症因素(尿脓毒病、难治性疼痛和/或呕吐、即将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单发或移植肾梗阻或双侧梗阻),则处置效果应该较好。[44]
已确诊的肾结石或输尿管绞痛的保守治疗包括补液、镇痛(如肾功能正常,可首先使用例如酮咯酸等非甾体抗炎药)和止吐。 [ ]
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缓解急性肾结石相关的疼痛,并且其副作用少于阿片类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42]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 160/8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2 周
或
呋喃妥因 : 10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1-2 周
如存在感染,但无梗阻或脓毒症体征,患者可接受保守治疗,并使用抗生素。
在等待尿培养的药敏结果期间,应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引流的方式有两种。在紧急情况下,泌尿科医生可放置输尿管支架,使其穿过梗阻结石,实现肾脏引流。或者可由放射介入医师进行经皮肾造瘘术。若无法快速解除肾脏压迫,则可能导致尿脓毒症和死亡。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坦洛新 : 0.4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阿夫唑嗪 : 1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赛洛多辛 : 8 mg,口服,每日一次
有证据支持,MET 可增加输尿管结石排出率,减少 < 10 mm 结石的排出时间。[43]
使用 α 受体阻滞剂(例如坦索罗辛、阿夫唑嗪或赛洛多辛)可能对促进输尿管远端较大结石(但大小仍<10 mm)的排出有帮助;但该类药物的有效率还有待证实。[46][47][48][49][50][51][52][53] [ ]
这些药物的给药时间应为 4-6 周,或直至结石排出。如果此时间后结石仍未排出,则建议进行手术干预。
患者应注意针对此适应证开具的 α 受体阻滞剂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此外,坦索罗辛的使用已被证实与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相关,因此如果患者已有白内障手术的计划应禁止开具此药物。
保守治疗失败的较小结石(例如症状未能控制、结石未排出或持续梗阻)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和输尿管镜可作为一线疗法。然而,一般来说,输尿管镜的净石率要优于 ESWL。
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可经皮顺行清除输尿管结石,结石极大 (> 15 mm) 且嵌顿至上段输尿管或逆行方法无法实施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该治疗。
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通常用于肾脏和近段输尿管结石(下极结石)及较大结石 (> 20 mm)、使用 ESWL 和输尿管镜治疗失败、或肾脏解剖学构造复杂的患者。[75]
ESWL、输尿管镜及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失败或不太可能成功等罕见情况下可考虑腹腔镜或开放式手术取石。
晶体液
-- 和 --
酮咯酸 : 起始剂量 30 mg,静脉内给药,随后每 6-8 小时注射 15 mg,仅持续 3 天
和/或
硫酸吗啡 : 1-5 mg,静脉内给药,需要时每 4 小时一次
-- 和 --
昂丹司琼 : 4 mg,静脉内给药,需要时每 8 小时一次
对于出现尿路结石梗阻伴感染的患者,需进行泌尿外科急会诊和手术引流,以及静脉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补液、镇痛和止吐)。
如果存在梗阻,但不伴感染,则可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肾功能正常)和阿片类药物无法控制疼痛,应考虑解除压迫。[1] 如果存在梗阻,并伴有感染,则需要解除压迫并使用抗生素,将出现危及生命的脓毒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引流的方式有两种。在紧急情况下,泌尿科医生可放置输尿管支架,使其穿过梗阻结石,实现肾脏引流。或者可由放射介入医师进行经皮肾造瘘术。
保守治疗失败的较小结石(例如症状未能控制、结石未排出或持续梗阻)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和输尿管镜可作为一线疗法。然而,一般来说,输尿管镜的净石率要优于 ESWL。
经皮顺行输尿管镜可经皮顺行清除输尿管结石,结石极大 (> 15 mm) 且嵌顿至上段输尿管或逆行方法无法实施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该治疗。
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通常用于肾脏和近段输尿管结石(下极结石)及较大结石 (> 20 mm)、使用 ESWL 和输尿管镜治疗失败、或肾脏解剖学构造复杂的患者。[75]
ESWL、输尿管镜及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失败或不太可能成功等罕见情况下可考虑腹腔镜或开放式手术取石。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庆大霉素 : 每8小时1.5mg/kg静脉滴注
或
阿莫西林 : 500 mg,静脉输注,每 8 小时一次,出现更严重的感染时剂量增至 1000 mg,每 6 小时一次
和
庆大霉素 : 每8小时1.5mg/kg静脉滴注
或
头孢呋辛 : 750-1500 mg,静脉输注,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替坦 : 静脉注射 1-2 g,每 12-24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曲松钠 : 1~2 g,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 和 --
庆大霉素 : 每8小时1.5mg/kg静脉滴注
或
头孢曲松钠 : 1~2 g,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患有尿路结石伴有发热和其他感染症状或体征的患者需要就引流和静脉使用抗生素进行泌尿科紧急会诊。
在等待尿培养的药敏结果期间,应开始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89] 不同地区的经验性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应遵循当地的地方性抗菌指南进行治疗。
患者应根据培养结果接受持续 14 天的特异性抗生素治疗。
妊娠患者和无妊娠患者其肾结石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相似。但是,在使用镇痛药、抗生素、止吐药和静脉输液时,应考虑它们对于特定妊娠期的安全性和风险。不应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α 受体阻滞剂(例如坦洛新)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确定的妊娠 B 类药物。
同样,在给予抗生素时,也应考虑风险-获益比。
如果出现症状性梗阻或症状难以缓解,可采取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肾造瘘置管等临时措施。然而,因为支架内或管内结壳的风险会增加,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如果患者无感染证据,则可使用输尿管镜进行确定性治疗,该法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证实。[79] 妊娠患者禁止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和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枸橼酸钾 : 30-60 mEq/天,口服,分 3-4 次给药
或
别嘌醇 : 100-3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枸橼酸钾 : 30-60 mEq/天,口服,分 3-4 次给药
和
别嘌醇 : 100-300 mg,口服,每日一次
碳酸氢钠 : 起始剂量 4 g,口服,随后 1-2 g,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6 g
或
碳酸氢钠 : 起始剂量 4 g,口服,随后 1-2 g,每 4-6 小时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6 g
和
别嘌醇 : 100-300 mg,口服,每日一次
非布司他 : 40-80 mg,口服,每日一次
更多高尿酸尿症可采用别嘌醇治疗。尿液中尿酸水平的增加 (>800 mg/d) 可促进草酸钙和尿酸结石的形成。别嘌醇的效果很好;对痛风患者的疗效尤佳。非布司他是另一种药物,大剂量使用后,该药使尿液中尿酸的下降程度高于别嘌醇。[91]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只能对别嘌呤醇无法耐受或治疗失败的患者,以及针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已接受过咨询的患者开具非布司他。[84]针对痛风患者中使用非布司他或别嘌呤醇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双盲临床试验显示,服用非布司他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二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为 4.3% vs 3.2%, 风险比 1.34 [95% CI 1.03 to 1.73]; 二者的全因死亡率 7.8% vs 6.4%, HR 1.22 [95% CI 1.01 to 1.47])。[85] 在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复合结局方面,治疗组间无差异。
尿酸结石可采用碱化治疗,同时使用或不使用别嘌醇。使用枸缘酸钾和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口服碱化治疗有助于尿酸结石的溶解,并预防尿酸的超饱和。因此可用于治疗无需急诊手术处理的尿酸结石和无症状的结石。碱化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将尿液 pH 值维持在 6.5-7.0。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给予碱化治疗时应格外小心。枸缘酸钾为一线治疗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氯噻酮 : 25~5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氢氯噻嗪 : 25-50 mg,口服,每日两次
或
吲达帕胺 : 1.25-2.5 mg,口服,每日一次
枸橼酸钾 : 10-20 mEq,口服,每日 3-4 次
给药至尿钙正常。
通常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和枸缘酸钾,防止引起本疗法相关的低钾血症和低枸橼酸尿症。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枸橼酸钾 : 30-60 mEq/天,口服,分 4 次给药
低枸橼酸尿症可采用口服碱化药物治疗。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碳酸钙 : 1-2 g/天,口服,分 3-4 次给药
更多或
枸橼酸钙 : 1-2 g/天,口服,分 3-4 次给药
更多或
枸橼酸钾 : 30-60 mEq/天,口服,分 4 次给药
或
氧化镁 : 400-800 mg,口服,每日 2-3 次
或
考来烯胺 : 2-4 g,口服,每日 4 次
或
维生素 B6 : 250-500 mg,口服,每日一次
如果患者存在继发于小肠或回肠疾病的尿草酸盐水平升高,则推荐在进餐时口服钙剂。[92]
考来烯胺也可用于小肠疾病所致的高草酸尿症,但是耐受性较差。
枸缘酸钾治疗可防止代谢性酸中毒和可能存在的低钾血症,同时增加尿液中枸橼酸盐的含量。
维生素 B6 可用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枸橼酸钾 : 30-60 mEq/天,口服,分 4 次给药
硫普罗宁 : 800 mg/天,口服,分次 3 给药,根据患者反应逐渐调整剂量,常用剂量为每日 1000 mg
或
青霉胺 : 250 mg,口服,每日 4 次
胱氨酸尿的治疗目标是使尿液中的胱氨酸水平下降至<250 mg/L。
保守治疗包括:增加补液量,使每日排尿量维持在≥3 L,减轻胱氨酸的饱和状态,同时减少钠的摄入。
使用枸缘酸钾碱化尿液后,胱氨酸的溶解度会增加,但是除非 pH 值>7.5,否则胱氨酸溶解度不会出现显著增加。
如果保守治疗和碱化治疗无效,则可使用硫普罗宁或青霉胺等螯合剂。硫普罗宁的不良反应优于青霉胺,因此被认为是首选治疗。[93]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乙酰氧肟酸 : 250 mg,口服,每日 3-4 次
乙酰氧肟酸是一种脲酶抑制剂,可减少尿液中磷酸铵镁的饱和程度,因此可预防结石形成。该药尤其适用于复杂和复发的磷酸铵镁结石,但用药时需要二级医疗监护。
该药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震颤和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