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 (<1500g) 和非洲人/非洲裔美国人。

自出生以来出现

脐带脱落且皮肤愈合后即被识别出。

脐凸起

父母可能会注意到这一特征。腹部检查提示脐部有一凸起,上覆皮肤完整。

活动时大小/张力发生改变

婴儿哭或用力时会变大或绷紧。

皮肤改变

皮肤可能被拉长,像鼻尖样(多余且突起)。

易复位的疝囊

指检提示有一易复位的疝囊,筋膜边缘边界清楚,带有中心缺损。缺损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筋膜边缘边界处清楚,带有中心缺损

指检提示有一易复位的疝囊,筋膜边缘边界清楚,带有中心缺损。缺损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缺损直径可变

指检提示有一易复位的疝囊,筋膜边缘边界清楚,带有中心缺损。缺损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小肠梗阻症状

嵌顿可能很少发生;通常累及小肠;导致呕吐、腹痛及便秘等梗阻症状。鉴别这些特征至关重要,因为可能需立即进行手术。

其他诊断因素

间歇性不适

一般无症状。大龄儿童偶尔报告间歇性不适。

危险因素

低出生体重 (<1500g)

体重小于 1500 g 的婴儿患脐疝的几率高达 75%。[1]

非洲人/非洲裔美国人血统

大量研究证明非洲和非洲裔美国婴儿中的发病率较高。[2][3][4][5]

Beckwith-Wiedemann 综合征 (BWS)

患有 BWS 的儿童通常存在腹壁缺损、出生前和出生后过度生长及巨舌。[8]

21-三体、18-三体、13-三体

脐疝与包括唐氏综合征在内的染色体疾病有关。[8]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与其他先天性疾病一样,该疾病患者的脐疝风险升高。[8]

粘多糖病

脐疝可见于家族性溶酶体贮积病、胡尔勒综合征。[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