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应急考虑

参见 鉴别诊断 以获取更多具体信息

低血容量性休克

无论任何病因引起的出血,都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源。需要立即以血液和液体的形式进行容量复苏。严重外伤引起的出血需要凝血支持和监测,并恰当使用局部止血措施、止血带、钙和去氨加压素,还可以根据情况使用止血环酸。[13][14]某些患者可能需要通过介入性放射学或探查性手术进行出血血管栓塞术来实现止血。大量输血(缺乏凝血因子)或连续出血造成的凝血因子消耗可能导致凝血障碍。可根据当地指南,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来纠正这种情况。

心源性

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包括血运重建和抗凝,首选可通过血管成形术实现,或者无法进行血管成形术时,可采取溶栓治疗实现。[15]急性心力衰竭可能需要辅助呼吸,例如,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机械通气,以及紧急利尿或硝酸盐治疗。可在适当情况下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例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米力农)和血管舒张药(例如,三硝酸甘油酯、硝普盐和奈西立肽)。在这种情况下,不强制使用纯正性肌力药物,除非显示出或怀疑明显的心脏收缩力低下。多巴酚丁胺是感染性休克并发心肌抑制的二线治疗药物。

对于心肌梗死 (MI) 或心脏手术后不稳定的患者,也可考虑使用机械措施,例如,置入主动脉内气囊泵。主动脉内气囊泵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在心脏收缩期放气来增加血压和冠状动脉灌注。

虽然认为大部分仍处于实验性阶段,体外膜肺氧合已有效运用于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复苏。[16]

梗阻性

对于胸部外伤患者、有气胸既往史的年轻患者、或有低血压和缺氧体征且伴随单侧呼吸音降低的患者,张力性气胸是一种可能的诊断。这些发现通常要求在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后,进行正式的胸部引流。出现血液动力学损害和提示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低沉心音、颈静脉扩张和心动过缓 Beck 三联征)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超声心动图评估并行心包穿刺术。对于最近进行过手术和固定术的患者,可考虑肺栓塞,其治疗通常包括抗凝、溶栓(如果不存在绝对禁忌症)或罕见情况下的手术或机械除凝。

分布性

过敏反应可出现在食用新食物、使用药物、输血、皮疹、叮咬和蜇伤之后,通常与支气管痉挛有关。应阻止所有可能的致敏因素。应立即对有低血压和过敏性休克体征的患者使用肾上腺素。[17][18]

低血压伴 WBC 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血清乳酸升高和发热(或体温降低)以及怀疑存在感染源,均可提示感染性休克。[19][20]既往接受的脾切除术是脓毒症的一个危险因素。[21]这些患者需要适当的容量复苏并在收集到合适的培养后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在足够的复苏后,如果患者仍然处于低血压状态,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及时进行定量复苏并使用重症护理措施可改善结果。[19][22]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质类固醇不足,可通过 ACTH 刺激试验或仅基于高血管加压素的需求进行诊断。对于该组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每天 150 至 300 mg)。[23]

疑似神经源性休克患者需要立刻进行成像和可能的干预,以逆转潜在可逆转的液体不足,以及进行液体复苏以维持血管容量和心输出量。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