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 AMS(精神状态改变)的最常见原因包括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外伤、心脏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及其他外源性因素。它们或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改变。[1]一项针对土耳其 4 个急诊室中 65 岁及以上 AMS(≤1 周)患者的观察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 (39.5%),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 (36.5%)。[10]在婴幼儿、老年人或体弱患者中几乎所有应激都可表现为 AMS(精神状态改变)。
以下脑血管病会直接影响 CNS(中枢神经系统),继而改变精神状态:卒中/脑血管意外和短暂性脑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外伤)是引起精神状态改变的常见疾病。[11]髋部压痛可能提示隐性髋部骨折,是年老体弱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常常被忽略的谵妄诱发因素。[12]
痴呆、谵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状态或发作后状态)、肿瘤、高血压性脑病、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韦尼克氏脑病均可导致精神状态改变。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衰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以及肺栓塞、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等肺部疾病。它们均会引起AMS(精神状态改变)。
急性精神病可导致神经功能改变。通常情况下,急性精神病患者表现下列一种或多种以下体征或症状:妄想、幻觉、语无伦次超过 24 小时但不足 30 天的严重紊乱或紧张性行为。抑郁(包括紧张症)和双相躁狂也可表现为 AMS(精神状态改变)。
下列代谢性疾病/失调会有神经表现:脱水;肝性脑病;尿毒症;低温和高热;高碳酸血症;低/高钠血症;低/高血糖和高/低钙血症。酮症酸中毒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提示其存在其他潜在原因,例如有毒物质摄入、低血糖、酒精戒断发作、癫痫发作后状态或隐匿的颅脑外伤。
肾上腺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黏液性水肿昏迷和垂体卒中均可导致 AMS(精神状态改变)。
脑膜炎、急性系统性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胆囊炎)、脑炎、神经梅毒和脑脓肿均可改变精神状态。
尽管在解剖学中,胃肠道疾病属于其它系统疾病。但肠系膜缺血、憩室炎、阑尾炎和便秘等胃肠道疾病仍可因伴有高钙血症或粘液性水肿昏迷导致AMS。
可导致 AMS(精神状态改变)常见的外源性毒素包括常见药物,如抗胆碱能药、交感神经抑制剂、抗组胺药、止吐药、阿片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解痉药和酒精。非法药物如阿片类、安非他命、可卡因和致幻剂也常与AMS的发生相关。酒精戒断和镇静剂也会造成精神状态改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