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跌倒的原因可能是相互关联和多因素的。

神经精神病学

  • 视觉损害:出现视物模糊、边缘视力缺损或复视等表现。

  • 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伴有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椎管狭窄病史。

  • 前庭功能障碍,尤其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表现为头晕、眩晕或失衡。

  • 步态或平衡障碍:可能有椎间盘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炎或既往损伤/骨折的病史;特殊的步态或运动异常(曳行步态、震颤、运动迟缓)可能提示潜在疾病,例如帕金森病。[21][22]

  • 害怕跌倒本身就增加跌倒的风险。[23][24]

  • 认知与情绪障碍:包括痴呆、抑郁或谵妄;行为失调、功能障碍和神经阻滞剂的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跌倒。[25][26]

  • 癫痫样发作:可能由于血管疾病、感染、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或恶性肿瘤。

  • 硬膜下血肿:由颅脑创伤提示(在抗凝治疗时存在较高风险)。

  • 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别为非短暂性或短暂性局部神经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

  • 晕厥:由短暂性全脑灌注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27][28] 例如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动过缓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或者异常或增强的自主反应(如情感、valsalva动作、排尿动作 [少见])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 体位性低血压:由从仰卧位或坐位到站立的体位改变伴随症状发作所提示。

  • 颈动脉窦综合征:可能由面部剃须等活动引起(同时对颈动脉窦施压)。

  • 饭后低血压:基于观察到的跌倒与进餐时间一致的历史事件记录。

肌肉骨骼系统

  • 关节屈曲/不稳/机械活动性差:可能是由于受累关节的既往损伤或关节炎。

  • 体能失调:运动不足和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张力和功能下降。

药物毒性/环境

  • 药物:尤其是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29] 其他与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 α 受体阻滞剂、降压药、[30] 利尿药、β 受体阻滞剂、溴隐亭、左旋多巴、非甾体抗炎药、[31] 大麻、麻醉剂和镇静剂、[32] 安眠药、西地那非、三环类抗抑郁药、高度选择性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拉明)和血管扩张药。[33] 一些证据表明,摄入高剂量胆骨化醇补剂与跌倒和骨折风险上升有关。[34][35]

  • 多重用药;使用5种或5种以上药物会使社区常住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30%,养老院患者至少增加4倍。[12]

  • 物质滥用:包括酒精(慢性滥用或急性中毒)或其他娱乐性精神活性物质。

  • 环境危险因素,例如松散的地毯或瓷砖、光线不足、地板不平、杂物堆砌;近期使用拐杖或助行架,或独居:随着年龄增加,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也增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