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应急考虑

参见 鉴别诊断 以获取更多具体信息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VC)在上腔静脉受纵膈肿块堵塞或压迫时出现。恶性肿瘤常与 SVC 综合征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若未出现神经症状,则无需紧急救治 SVC 综合征。[19]开始治疗前,应进行组织活检。可从更易获取的同源病灶或通过纵隔镜检查进行活检。根据相应的疾病类型来指导治疗。

气管阻塞

肿瘤的腔内生长或外源性压迫均可导致气管阻塞。多数气管肿瘤为恶性的,其中,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20]周围组织肿瘤可能导致外在气管压迫,例如甲状腺、食管、淋巴结和肺来源的肿瘤。[21][22]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及喘鸣。若气管几乎完全堵塞,则可能出现急性呼吸性窘迫,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致命。标准胸平片对于发现气管肿瘤不敏感。CT 扫描为可选的影像学检查。气管阻塞需快速外科干预。[23]

支气管梗阻

内源性或外源性肿瘤压迫均可导致支气管梗阻。管腔内支气管肿瘤常为恶性的,其中,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例如淋巴结和肺等周围组织肿瘤或动脉瘤(偶尔)可能导致外源性支气管压迫。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及哮鸣。标准胸平片可发现占位性病变与伴发的一侧肺不张。CT 扫描为可选的影像学检查。在相应的肿瘤明确诊断后,可通过手术或放疗消除支气管梗阻。[24]

主动脉瘤破裂

主动脉瘤自然史包括逐步扩大和最终破裂(若未治疗)。[5][6] 主动脉瘤破裂时,可导致猝死。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及撕裂感的剧烈胸痛,并辐射到背部。可伴有晕厥、头晕和濒死感。出现的体征包括心动过速、低血压和休克。胸部 X 线是重要的第一步检查,可显示纵隔增宽。[25]胸部对比增强 CT 是诊断疑似破裂的首选检查。若在临床上出现疑似诊断,则应进行紧急血管或心胸外科转诊,并采取重症监护直到手术开始。[26]

主动脉夹层

内膜撕裂致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内膜中层空间时,主动脉夹层出现,造成假腔。假腔可能以顺行(朝向降主动脉)或逆行(朝向主动脉瓣)方向延伸。主动脉夹层的最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和胶原血管病。[27]夹层位置:升主动脉 65%、降主动脉 20%、主动脉弓 10% 和腹主动脉 5%。体征和症状取决于夹层位置、血管分支受累及的情况和破裂的出现。疼痛几乎是全身性的,且常被表述为撕裂性或剪切性疼痛,并辐射到背部或颈部。[28]分支血管受累导致局部缺血。胸部 X 线可能显示纵隔增宽和/或主动脉内膜钙化移位,但若胸部 X 线显示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该诊断。心电图 (ECG) 有助于排除同时伴发的心肌梗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RI 和对比增强 CT 扫描是可选的诊断方法。[29]在无法带至扫描机的不稳定患者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快速作出诊断。在较稳定患者中,CT 扫描或 MRI 可作出诊断,并给出对于手术规划至关重要的有关夹层和弓受累程度的详细信息。[30]一旦疑似主动脉夹层,应启动重症监护和胸心外科手术。[2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