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尾骨痛的病源。[13]
尾骨有四种形态:I型(正常,略弯曲向前,约占人群的68%),II型(向前屈曲90度),III型(呈锐角),和IV型(半脱位)。[13]
尾骨痛的患者中,I型较少见,而III型和IV型多见。[13][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创伤后慢性尾骨痛患者骶尾侧位X线可见骶尾部骨性融合(正常变异)和co1-co2向前半脱位来源于Dr R.Schrot的个人采集 [Citation ends].
患者也有可能有骶髂关节融合(尾骨痛患者融合率为51%,无尾骨痛的人有37%融合率)。[13]
尾骨角> 90°,尖锐,关节半脱位
用于比较站立和坐着疼痛的改变。
向后半脱位和过度活动(骶尾部或尾骨间的角度≥20度)可作为影像学不稳定的依据,约占尾骨痛患者的70%。[10][14][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慢性特发性尾骨痛患者的动态骶髂侧位X线可见于站立位时向前屈曲30度来源于Dr R.Schrot的个人采集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慢性特发性尾骨痛患者的动态骶髂侧位X线可见于坐位时向前屈曲30度来源于Dr R.Schrot的个人采集 [Citation ends].
其他病变包括向前半脱位和尾骨尖背侧的骨刺(分别占尾骨痛的5%和14%)。[14]
影像学不稳定提示尾骨切除术后预后良好。[14]
站立和坐着时尾骨屈曲≥20度,尾骨半脱位
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显示在骶尾部或尾骨间的关节退行性改变或少见的骶骨或盆腔肿块。
CT可进一步显示骶尾部外伤。也可用于评估创伤。
CT也可进一步评估肿物。溶骨性病变可能伴有累及尾骨的感染或肿瘤。
可能是正常的,或提示一个尾骨骨折,骶尾关节或尾骨间关节的半脱位或溶骨性病变。
如果怀疑有盆腔感染或发炎的情况应该查ESR,如会阴区红肿和肿胀可作为依据。
在盆腔感染或炎症时正常或升高。
如果怀疑有盆腔感染或发炎的情况应该查ESR,如会阴区红肿和肿胀可作为依据。
在盆腔感染或炎症时正常或升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