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疾病
体征 / 症状
检查
体征/症状

临床上难以鉴别。

检查

尿粪卟啉:比正常值高 2.5 至 5 倍,但异构体 I 占总体的 80% 以下。

肝脏活检:无色素沉着。

口服法胆囊造影显示正常的胆囊显影。

体征/症状

出现黄疸。青春期前非常罕见。

检查

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但通常 < 52 μmol/L (< 3 mg/dL),并总是 < 102 μmol/L (< 6 mg/dL)。

肝脏活检:通常正常,终末肝小静脉周围可能有脂褐素样色素蓄积。

体征/症状

通常在新生儿期诊断出 I 型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并且黄疸更严重。婴儿期可出现 II 型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

检查

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I 型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胆红素水平为 290 至 855 μmol/L(17 至 50 mg/dL),II 型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胆红素水平为 102 至 376 μmol/L(6 至 22 mg/dL)。

体征/症状

右上腹 (RUQ) 触痛,墨菲征阳性,可能有 RUQ 肿块。常会注意到类似疼痛的既往发作。

检查

LF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和胆红素升高。

胆囊超声检查:胆囊周围积液、胆囊肿胀、胆囊壁增厚、胆结石。

体征/症状

瘙痒和灰白便。

检查

碱性磷酸酶升高。

γ-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

胆管系统 CT 显示梗阻的程度和性质。

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

体征/症状

瘙痒、肝脾肿大、通常在 1 岁以内确诊、深色尿、灰白便。

检查

胆汁酸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粪便脂肪增多。

肝脏活检: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的特征性表现,可见巨细胞,伴或不伴纤维化。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体征/症状

胆汁淤积反复发作持续数天至数月。每次发作之前都会出现剧烈瘙痒、不适感,有时会出现腹泻。常可见灰白便。两次发作之间患者无症状。

检查

发作期间的 LFT 可反映胆汁淤积,伴血清胆汁酸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发作期间的活检标本显示胆管内存在胆栓。

两次发作之间,除轻度肝门区纤维化之外,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正常。[32][3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