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急性附睾炎的最常见病因为细菌感染。[9]

在>35 岁的男性中,大多数病例的病因是结核杆菌粪肠球菌等常见尿路病原体导致的非性传播感染。[9][10]在该年龄组中,感染也可能与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比如膀胱出口梗阻、近期尿路器械治疗,或全身性疾病。

在<35 岁的男性中,感染通常通过性传播,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淋球菌[11]必须指出的是,对于在肛交中属于插入方的男性,肠道病原体也可能是病原体。[12]

根据年龄划分是主观划分,病因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因此详尽了解患者病史很重要,包括性生活史。

急性附睾炎的罕见病因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治疗导致的可逆的无菌性附睾炎,[2]以及与贝赫切特综合征和过敏性紫癜中的脉管炎过程有关。[3][4]地方性流行区可能会发生结核性附睾炎。病毒性附睾炎在成人比较罕见,但是英国的流行性腮腺炎性附睾炎病例却有所增加,因为 2005 年该国未免疫成人曾发生腮腺炎疫情。[1]

病理生理学

泌尿道内的病原体从尿道和膀胱通过射精管与输精管逆行上升,可在附睾定殖并引发炎症。炎症过程始于附睾尾,并随后扩散到附睾体与附睾头。许多病例炎症会累及睾丸,这时则称为附睾睾丸炎。非细菌性附睾炎的机制,无论是药物诱导性附睾炎,还是脉管炎性附睾炎,目前均不得而知。

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分类

细菌感染

  • 性传播感染(<35 岁男性中,病因为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对于在肛交中属于插入方的男性,病因为肠道病原体)。

  • 非性传播感染(病因为结核杆菌等肠道病原体,或结核杆菌)。

病毒性

  • 鉴于英国的未免疫的成年人腮腺炎发病有所增加,故应考虑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1]

药物诱导性

  • 可逆、无菌性附睾炎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罕见不良反应。[2]

血管炎性

  • 患有贝赫切特综合征和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偶有报告附睾炎病例。[3][4]

特发性

  • 无明显危险因素,病因尚不清楚。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