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性伴侣感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可能引起肠道病原体感染的肛交史;病毒感染史(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水痘和埃可病毒);或者结核病感染或接触史。在中老年男性中,肠道病原体感染与膀胱出口梗阻、尿路感染、近期尿路器械治疗或全身性疾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有关。

<35 岁:更可能发生性传播感染

对于性传播感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12]

中老年男性:更可能发生肠道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是常见肠道病原体,例如结核杆菌[9][10]

单侧阴囊疼痛和肿胀,渐进性发作

疼痛和肿胀通常在几天内发生(与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睾丸扭转不同)。

症状持续时间<6 周

症状持续时间超过 6 周表明是慢性炎症。

触痛

可以摸出位于睾丸后面的附睾的管状结构,并位于矢状面上。

一侧阴囊灼热,出现红斑,肿胀

附睾睾丸炎会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

尿频与尿痛

下尿路感染的常见特征。

脓性尿道分泌物

表明性传播感染。

其他诊断因素

发热

全身不适表明感染性病因的可能性更大。

阴囊内组织波动性肿胀或硬结

可能提示脓肿形成。

危险因素

无保护性交

在<35 岁的男性中,急性附睾炎最常由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性传播病原体引起。[12]

同性恋男性在无保护肛交行为中有罹患结核杆菌等肠道病原体引起的急性附睾炎的风险。[11]

膀胱出口梗阻

在中老年男性中,继发于膀胱颈梗阻、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的尿道梗阻,会增加罹患急性附睾炎的风险。[13]

膀胱排空不全和较高的排尿压力会导致受感染尿液返流进入导管系统以及导致病原体蔓延到附睾。

尿路器械治疗

膀胱镜检查和导尿管插入(间歇性和留置)会增加下尿路感染的风险。[9]然后,病原体能够经由射精管和输精管蔓延到附睾。

要记住,接受这些医疗程序的患者也更有可能存在其他潜在危险因素(比如膀胱出口梗阻),这一点很重要。

免疫抑制

一些疾病会导致患者易受感染,或降低其抵抗感染的能力,例如糖尿病、骨髓抑制和艾滋病毒感染,会增加急性附睾炎的风险。

严重免疫抑制患者有继发非典型病原体(例如分枝杆菌和真菌)引起的急性附睾炎的风险。

血管炎

最常见的是贝赫切特综合征和过敏性紫癜。

胺碘酮

很少见,但却是最常见的药物诱发性病因。

腮腺炎

病毒性附睾炎在成人比较罕见,但是英国的流行性腮腺炎性附睾炎病例却有所增加,因为 2005 年该国未免疫成人曾发生腮腺炎疫情。[1]

暴露于结核病

罕见病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