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经典的临床诊断是基于以下 6 P:疼痛、肿胀、无脉、麻痹、感觉异常和苍白(不常见)。[10]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肢体的筋膜间室综合征,保持高度警惕和对危险患者进行系统检查以记录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多发伤,诊断可能会被忽视;所以一旦考虑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时,应该立即测量间室内压力。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和儿童的诊断比较有难度,因为无法准确记录体格检查的结果。

历史因素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可能在创伤后出现重度肢体疼痛和肿胀。患病间室所包含肌群出现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的被动牵拉痛是一种最早期、最典型的临床特征。[9]无疼痛症状可能是继发于精神状态的改变或中枢-外周神经的缺陷。

引起间室综合征的高危创伤类型包括四肢骨折、软组织创伤(伴有或不伴有骨折)、再灌注损伤、热损伤和/或穿透伤。[9]有出血性疾病、长期受压、静脉闭塞、静脉内输液外渗和积极液体复苏的病史也易导致急性间室综合征。运动相关的间室综合征并不常见。

慢性间室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运动引起的疼痛,通常在休息和停止运动后缓解。这最常发生于长跑以及其他重度肌肉活动相关的运动人员中。

体格检查

间室内紧张感是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最早期客观体征。而且,不应忽视高危患者出现的与损伤严重程度不成比例的疼痛。[11]脉搏检查可能是正常的,除非有动脉受损,否则毛细血管会再充盈。无脉是间室综合征的晚期体征。累及的间室肌群常通过被动牵拉引发疼痛。

难以解释的麻痹症状,但是麻痹是晚期体征。这是由长时间神经受压和缺血,或不可逆的肌肉损伤引起的。[9]此外,感觉异常是一种早期体征。[9]苍白并不常见,但这是血管收缩引起的晚期体征。

腿部神经功能完好而肌肉功能丧失提示可能伴有显著的肌肉坏死,这是需行截肢手术的指征。

间室压力测量

高危患者的诊断无法明确时,提示需进行间室压力测量。对于高危的患者,特别是无法在常规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的患者,获取间室压力的基线数据是很有帮助的。在发现恶化的临床病例中,需要进行第 2 次压力测量。压力升高伴随着临床情况的恶化,是即将发生间室综合征的强有力的指示。对于临床症状可疑或体格检查结果不确切时,建议进行间室压力测量。

有几种压力测量设备可用于确定室间内压力:例如探针压力计和毛细插管(最常使用)。必须对所有间室和多个部位,特别是损伤平面 5cm 内进行压力测量,并且以获得的最高测量值进行治疗决定。[12][13]对于怀疑出现慢性劳累性间室综合征的患者,应该在运动后进行压力测量。如果特定的设备不可用,则将16号的静脉导管通过盐水滴注管和动脉血压传感器及监护仪相连,也可用于压力测量。[13]

测量压力差(即舒张压和测量的间室压力之间的差异;舒张压减去间室压力)。≤20 mmHg 的值则是考虑进行筋膜切开术的强有力指征。[9]证据 B但是,对于正在使用血管扩张药的患者使用此标准时必须谨慎,因为他们的舒张压较低。

实验室检查

怀疑有间室综合征的所有患者需要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和尿肌红蛋白的检测。肌肉细胞溶解和肌肉坏死可能导致上述指标的升高。[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