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水的浸渍、涉及处理肉类及鱼类的职业、咬甲行为、年轻人(<35岁)以及免疫力低下。

皮损生长数周至数月

皮损的范围可从针尖大小至1cm,平均5mm左右。

球型,高出皮面的丘疹

寻常疣的外形特征。

皮损表面的小黑点

用手术刀轻轻刮去皮损后可以看到。

代表了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其他诊断因素

卫星灶

有时多个类似的较小病变随着初始病变的外观表现而发展。[1][2]

指或甲皱皮损

寻常疣通常感染手、手指或足趾及甲周区域。

面部皮损

丝状疣通常感染面部皮肤

裂隙

寻常疣可有裂隙、出血和引起疼痛。

角化过度

呈现出粗糙,有鳞屑的外观

灰白色或浅棕色

寻常疣的特征性颜色。

丝状丘疹伴尖锐的尖状物

似乎从皮肤底部伸出

危险因素

水浸泡

例如,游泳和日常洗碗是危险因素。

涉及处理肉类和鱼类的职业。

寻常疣在直接接触肉的人群中呈现出50%的患病率。

咬甲癖

习惯咬指甲的人患甲周疣的风险更高。[1][2]

年龄小于35岁

仅15%的寻常疣出现在大于35岁的患者。

免疫功能不全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容易感染且往往皮损数量较多,有时皮疹面积较大且和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相比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