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此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主要涉及 4 组因素,无论是组合因素还是独立因素。单侧病变通常是由外伤引起的且患病时间短暂,而双侧病变通常意味着存在感染性病因或潜伏的病程。[3]

  • 感染源: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单独或同时出现。[3][8][9]白色念珠菌通常单独出现在佩戴假牙的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念珠菌病相关的口角炎可能是潜伏的免疫缺陷病(如 HIV、糖尿病或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儿童爆发急性脓疱型和裂缝唇炎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单独出现。[10]

  • 机械因素:口角接合处上皮浸渍通常是非感染性唇炎的原发性病因,由牙外伤、使用牙线、唾液分泌过多、流涎、习惯性舔舐以及假牙佩戴不合适造成。[2][9][11]老化过程导致解剖结构变化,包括下颌骨、上颌骨和外悬皮肤褶皱间的垂直距离变小。这些变化能够导致口角炎。[12]对于唐氏综合征,下颌前突(颚突出)和唾液分泌过多可能导致唇炎。[13]口干燥症(口干),独立发病或作为 Sjogren 综合征的一部分,也能导致唇炎。[9]对于儿童,舔舐嘴唇和吮吸拇指也能致病。

  • 营养缺乏:缺乏核黄素、烟酸、叶酸、铁、维生素 B12 和锌以及普通蛋白质营养不良,能够证明病因。[2][9]进食障碍或全胃肠外营养病史也可能与潜伏因素相关。

  •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口角接合处发生特应性皮炎、口周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会造成口角炎。[11][14]

  • 其他因素:极少数口角炎患者合并克罗恩病或面部肉芽肿病。[7][11]一个极少见的病因是口角出现发育起源窦。[11]

病理生理学

各种因素造成的浸渍导致表皮屏障破坏,并为真菌和细菌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环境。[2]缺齿患者经历下颌骨的骨吸收,这也导致口角接合处面部组织下垂和过度褶皱。唾液积累和水分捕集为二次机会性感染提供了理想环境。

分类

临床分类[3]

  • 单个皲裂(裂缝疼痛)

  • 皮肤皱襞后出现单个更深更长的皲裂

  • 从嘴角辐射出几个皲裂

  • 嘴角附近的皮肤出现红斑而无皲裂。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