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臀位原因尚不明确。可能诱发臀位的因素包括,早产,小于胎龄儿,初产,胎儿先天畸形,羊水量异常,胎盘或子宫异常,以及前次臀位分娩史。[5][6][7][8][9] 以上因素均可导致胎儿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

病理生理学

胎儿和子宫大小可影响臀位。早产儿由于胎儿较小,可能改变在子宫中的位置。较大的胎儿可能在晚孕期由于空间或体位约束在宫内自发转为头位。初产、胎儿性别为女性、胎儿畸形、多胎妊娠可能导致小于胎龄儿从而与臀位间接相关。在经产妇中,可能由于经产子宫壁松弛,胎儿自动转位或外倒转几率均较高。[10]

分类

臀位分型[1][2]

单臀先露

  • 胎儿臀部在产道中

  • 髋部屈曲,膝部伸直,胎足靠近胎头

  • 臀位中,单臀先露占65%至70%。

完全臀先露

  • 胎儿臀部最先出现

  • 屈髋屈膝,胎儿可能呈盘腿而坐姿势。

不完全臀先露或足先露

  • 胎儿单足或双足低于臀部,因此胎足或膝盖位于产道最低点

  • 该产式在早产儿中多见,而在足月儿中少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