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上肢单神经病的常见病因可被分为压迫性神经病或特发性神经病。 较不常见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临床病因为恶性肿瘤及血管炎。

压迫性神经病

腕管综合征

  • 这是最常见的上肢单神经病。[2][3] 由腕管正中神经压迫所致。大多数病例为特发性,且更常见于女性。[4] 妊娠过程中的患病率有所升高,尤其在妊娠晚期。[5]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涉及重复腕部屈曲和(或)伸展的工作及活动。[6][7] 在手工劳动者患病率更高。[7][8][9] 虽普遍认为打字{0}/{1}电脑操作与腕管功综合征之间存在明确关系,但尚无研究证实。[6][7] 偶尔地,患者腕部存在压迫正中神经的腱鞘囊肿或脂肪瘤,与腕管综合征情况相似。导致拇短展肌萎缩的重度双侧腕管综合征[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导致拇短展肌萎缩的重度双侧腕管综合征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

肘部尺神经病

  • 这是第二常见的上肢压迫性神经病。[1] 通常产生于尺神经沟或肘管(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慢性机械性压迫。 病例报道及肌电图表现提示常见危险因素包括:{0}危险因素包括因手肘依靠、长期手肘弯曲、和{1}/{2}或重复性手肘弯曲{3}/{4}延伸引发的慢性轻度创伤。 手肘急性、手肘骨折及全身麻醉下的手术也被认为的产生手肘尺神经病的危险因素。 [10] 手肘尺神经病较不常见的病因包括压迫尺神经的腱鞘囊肿或脂肪瘤。麻风病通常是疫区患者手肘尺神经病的一个常见病因。[11]手背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手背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手掌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手掌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

腕{0}/{1}掌部尺神经病

  • 这是尺神经压迫性神经病的一个罕见病因。 偶尔见于自行车骑手中,原因可能在于手把对腕底的压力。[12] 远端尺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有手掌部出现的腱鞘囊肿或其他结构性病变。重度尺神经病;发现第一背侧骨间即萎缩,无法延伸第四与第五近端指间关节({0}PIP{1})[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重度尺神经病;发现第一背侧骨间即萎缩,无法延伸第四与第五近端指间关节({0}PIP{1})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

桡神经病

  • 这是由家庭医生会诊第三常见的上肢单神经病。[1] 目前为止,与肱部骨折有关的创伤是最常见的桡神经病病因。[13][14] 第二常见病因为对螺旋沟的压迫({0}“{1}周六晚麻痹{2}”{3})。[13] 正如其名称所示,该病最常发生在深度睡眠之后(通常与药物或酒精中毒有关),在睡眠期间手臂内侧受到持续性压迫,(通常)是因为手臂被放置在椅背上方或其他坚硬表面。

  •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为酒精相关性患者。已有研究报告,桡神经病产生自下述情况:睡眠时手臂伸展并让另一个人将其头部依靠在这一手臂上(“度蜜月者麻痹”)。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桡感觉神经的大致分布情况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

颈神经根病

  • 尽管颈神经根病从技术角度上说并非单神经病,但是,在存在上肢疼痛、感觉异常、麻痹和{0}/{1}或无力的患者鉴别诊断中,需考虑颈神经根病。 患者常见主诉为从颈部辐射至手臂或手部的疼痛。 颈部运动通常会使症状加剧。 疼痛通常与受累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有关({0}C6={1}拇指;{2}C7={3}中指;{4}C8={5}小指)。 当产生更严重的压迫时,患者将在受累神经根分布区产生感觉异常、麻痹和{0}/{1}或无力情况。 最常见的累及神经根为{0}C6{1}与{2}C7{3}。

  • 最常见的检查发现是受累的反射减弱或消失({0}C6={1}肱二头肌和{2}/{3}或肱桡反射{4};C7={5}三头肌反射)。 感觉减退通常不会影响支配区域的皮肤,肌无力症状通常是轻度(因为其受多个神经根肌肉神经支配)。 因此,显著的肢体无力可能产生自某种孤立性颈神经根病。

  • 最常见的病因是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慢性病变(如骨赘)产生的压迫。 不太常见的病因是创伤、恶性肿瘤或感染。

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

  • 这是手部麻木和无力的一种极为罕见的病因。它主要累及年轻或中年女性。发病具有隐匿性。手部小肌肉无力萎缩(特别是拇短展肌和第一背侧骨间肌)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与体征。疼痛以及感觉症状并不突出。偶尔地,患者诉有手臂内侧疼痛和/或手部内侧(无名指与小指)及前臂麻木或感觉异常。

  • 神经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是由臂丛神经下干压迫所致,与{0}C7{1}椎骨的横突过长有关。 在许多案例中,纤维带从横突过长延伸至第一胸椎肋,并且该纤维带在临床上被认为会引起的压迫症状。 在神经传导检查中发现存在臂丛神经下干病变的患者中,该诊断是通过证实{0}C7{1}存在横突(颈肋)过长来确定。鱼际隆起与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明显萎缩可见于胸廓出口综合征;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诊断。[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鱼际隆起与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明显萎缩可见于胸廓出口综合征;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诊断。来自{0}HannahR.Briemberg{1}({2}MD{3},{4}FRCPC{5})的收集 [Citation ends].

特发性神经病

后骨间肌综合征

  • 这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影响桡神经(后骨间神经)的远端分支。 患者表现为腕背屈轻度无力及手指与拇指背屈更严重的无力症状。 该神经是单纯的运动神经,因此与感觉缺失无关。 一些患者诉有桡骨头区域疼痛,但这并不是普遍性症状。 后骨间肌神经病可能由于桡骨头创伤,偶尔可由该区域的神经节或其他占位性病变所致。 其他大多数案例都是特发性。 有些临床人员认为,这些案例的病因为{0}Frohse{1}弓部纤维组织引发的神经压迫。 这以观点具有争议性,有观点认为这一理论对于压迫性神经病而言不具有特异性。 在许多案例中,自然既往史与特发性臂丛神经炎相似,而许多神经学家认为孤立性后骨间肌神经病是肱神经炎的变体。

前骨间肌综合征

  • 这是另一种罕见的、影响正中神经远端分支的综合征。 前骨间肌神经支配拇长屈肌、食指和中指的指深屈肌及旋前方肌。 通常情况下,病变是不完全,而主要的无力症状发生在拇长屈肌。 患者不能弯曲拇指的末节指骨,并述有捏取无力。 捏取无力也是尺神经病变的一个主诉症状。

  • 大多数案例都为特发性,并被认为是肱神经炎的变体。 偶有案例因前臂创伤而引发。 压迫性病变是另一个原因。 当无力为进展性,可应考虑压迫性病变。

臂丛神经炎

  • 这一情况有多种名称,包括肱肌萎缩、{0}Parsonage-Turner{1}综合征与特发性急性肱丛病。 具体病因不明。 患者表现为严重的无诱因肩痛的急性发作,通常集中在肩胛骨区域,并从该区域辐射到颈部和肩部。 疼痛通常持续{0}3{1}至{2}14{3}天,可能更长或更短。 疼痛发病后数天,患者肩部区肌肉出现明显的无力与萎缩。 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的主诉通常极为罕见,并通常提示其他诊断(压迫性病变、颈神经根病变)。

  • 虽然上肢任何神经均可能会受到影响,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新发肩胛外翻与肩部肌肉无力及萎缩(三角肌、冈上肌与冈下肌)。 但是,远端神经也可能累及,尤其是伴有后续性拇指末节指骨的屈曲能力丧失的前骨间肌神经。 有时,膈神经也会累及。 在一般而言,这一情况无临床症状,但它可以通过胸部{0}X{1}光检查中横隔升高进行识别。 在大多数案例中,肱神经炎一般可以通过{0}“{1}急性发病而后出现快速及后续改善{2}“{3}而与压迫性臂丛病进行区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

  • 这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上和下运动神经元。 大约{0}40{1}%的患者会出现上肢无力的初始症状。 无力症状在发病时无痛且为隐匿性。 感觉不受影响。 通常情况下,患者就医时已经有显著肌肉萎缩。 有助于将{0}ALS{1}与其他更为常见的上肢单神经病进行区分的既往史和体格检查线索包括下述方面的既往史:{2}受累肢体的劳力性肌肉痉挛、震颤和反射亢进病史及不能局限于单个神经分布区的无力(即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的所有手部肌肉均出现无力);且无感觉障碍。

恶性、炎症性或传染性病因

尽管相对罕见,但上肢单神经病中最严重的病因为:

  • 血管炎

  • 恶性疾病(主要与臂丛病变有关)。

其他罕见病因为:

  • 感染:{0}麻风病、巨细胞病毒({1}CM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HIV{4})、莱姆病

  • 结节病

  • 淀粉样变性

  • 多发性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

  • 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

  • 放射性臂丛神经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