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丘疹,要考虑的主要鉴别诊断为过敏反应、药疹(尤其是成人)、病毒疹(尤其是儿童)、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风湿免疫病和系统性疾病。要正确分类,初步线索来自于病史和临床背景。
过敏反应通常为发作很快的荨麻疹,在暴露发生后数分钟内出疹,通常涉及:
药物或食物过敏
昆虫叮咬。
斑丘疹是药疹的最常见症状。
皮肤常常成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靶标,服用任何一种药物的患者中,都会有 1% 出疹。[1]
抗生素(尤其是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抗惊厥药和别嘌呤醇的出疹率可能高达 5%。[1][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青霉素导致的超敏反应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苯妥英导致的药疹照片由 Brian L. Swick 提供 [Citation ends].
据估计,0.1% 的住院患者会出现严重药物反应。[2]在一项对近 50,000 名患者进行的长期性医院研究中,斑丘疹样的药疹在 91% 的病例中出现。[3]
除药物类型外,药疹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女性性别、较大的年龄以及免疫抑制。[4]
病史可指导诊断:
如果在开始使用新药物后 4 至 12 天内出现斑丘疹,怀疑是药物反应
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停用可疑药剂后的反应,停药的开始和持续时间,重新使用药剂后的反应。
多数药疹的病因通常是迟发型超敏反应,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多数斑丘疹被认为是延迟型(IV 型)细胞介导(通常为 T 细胞)反应。[4]反应通常不可预测、与剂量无关、具有特质性:
化疗:有文献报道阿糖孢苷、达卡巴嗪、羟基脲、紫杉醇和甲基苄肼与斑丘疹有关相关。[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是严重的全身性出疹,大多由药物诱发。
药物超敏反应 (DRESS) 最初表现为麻疹样(类似麻疹)药疹,但患者病情更重,常伴有发热、腹痛和面部肿胀。一项审查找出了 44 种致病药物,卡马西平是最常见的一种。多数病例会出现皮疹、发热、嗜酸粒细胞过多、淋巴结肿大和肝酶升高。文献报道已有9 个致死病例 (5.2%)。未发现可预示严重结局的因素[6]
疼痛的皮疹、较早糜烂以及黏膜受累可能提示磺胺类药物和青霉素等常见药物导致的多形红斑正在加重。[7][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多形红斑伴靶损害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多形红斑伴口周溃疡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显著的淋巴结肿大、发热、明显的外周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以及升高的转氨酶可能表明全身性超敏反应综合征。[4]
病毒疹是一种作为全身性疾病的皮肤表现。许多此类出疹完全没有特异性。可能的致病因子包括 EBV、肠道病毒、腺病毒、人疱疹病毒 6、细小病毒 B19、巨细胞病毒 (CMV)、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急性病毒性肝炎、Ebola 病毒、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热病毒。[8][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表现为斑丘疹的病毒疹。注意,年龄较大的小孩躯干上的非脱屑性红斑和丘疹看起来像荨麻疹图片由 Hobart W. Walling 提供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表现为斑丘疹的病毒疹。注意,年轻成人腿上的红斑性丘疹比斑疹大。图片由 Hobart W. Walling 提供 [Citation ends].
病毒感染后的斑丘疹有几种特征性表现:
可在病毒性疾病之前、之后出现或与之同时出现[8]
通常会发热
可能会出近期的疾病症状,包括耳炎、咽炎、肌痛、关节痛、排尿困难、肠胃不适
亲密接触的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
瘙痒通常为轻度
儿童较常见。
几种具体的表现可与特定的病毒疹联系:
EBV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人疱疹病毒 4),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氨苄西林和青霉素可以在多数 IM 患者中引发全身性的铜色皮疹[9]
传染性红斑(第五病)是由细小病毒 B19 导致的,在冬季和春季最为常见[8][10][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传染性红斑(第五病)伴典型面部皮疹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婴儿玫瑰疹(第六病)常见于婴儿期和幼童时期,由 6 型和 7 型人疱疹病毒引起[8]
10% 至 12% 的原发 HIV 感染患者会在接触病毒后 3 至 6 周内出现急性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包括麻疹样发疹、疲乏、不适感、头痛和肌痛[11]
在急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的病毒血症期,可能会发现不同的皮肤症状;同时出现的皮疹可能是斑丘疹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一般为 A16 型柯萨奇病毒)疾病中的一种,但表现为掌跖的水疱、丘疱疹,同时伴有糜烂性口腔黏膜炎[12]
肠道病毒感染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月份常见于儿童人群,埃可病毒也是如此
巨细胞病毒在全世界普遍存在,血清阳性率达 90%。原发性感染通常无症状。
风疹(德国麻疹)可在儿童和成人中造成轻度自限性疾病,但在子宫感染中与严重的并发症相关。[8]这是由 RNA 披膜病毒引起的。自从 1969 年麻疹/腮腺炎/风疹 (MMR) 疫苗推出后,发病率已显著降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表现为泛发性腹部皮疹的风疹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常规免疫已经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但这种病仍然会爆发;没有成功接种的人及发生免疫改变的人还会出现非典型麻疹。[8]
非毒素介导
皮疹可能是脑膜炎球菌血症的体征。通常,这种皮疹为全身性紫癜,但开始时可能表现为四肢的斑疹。
二期梅毒也可能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的斑丘疹,尤其是在掌跖处。[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出现全身性皮疹的梅毒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毒素介导
三种毒素介导的细菌感染常常出现斑丘疹: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TSS)[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引起的麻疹样皮疹(类似麻疹)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猩红热。[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A 型链球菌引起的前臂上的猩红热皮疹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SSSS 为毒素介导的感染,一般影响儿童和免疫抑制的成年人。猩红热由 A 型β溶血性链球菌生成的毒素引起,在儿童中最为常见。[13]
立克次体为较短的革兰阴性杆菌,由蜱传播。
大约 20 个菌种与斑疹热有相关。
多数病例出现在夏季或初秋。
其中包括洛矶山斑疹热(美国、中美洲、巴西)和地中海斑疹热(法国、葡萄牙)。
研究最详尽的是洛矶山斑疹热。特征性表现为高热以及始于四肢并以向心方式蔓延的皮疹。实验室检测无特异性。[14][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洛矶山斑疹热的特征性斑点状皮疹由 CDC 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