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夜盲症患者的治疗前景取决于潜在的病因。很多遗传性疾病显示出症状和进展的多变性,取决于潜在的基因突变和遗传方式。[3][6][16]通常光感受器功能障碍会逐渐进展,导致症状恶化和周边视野缩窄。在晚期,中心视力可能受到影响。[3]

视网膜色素变性

该疾病中已鉴别出超过 45 种基因突变;更多种突变还在发现中。治疗前景不同,取决于潜在的遗传异常。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失去夜间视力,之后进展成中心视力下降。[3]

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该组疾病发生在儿童时期并且是不进展的。临床表现通常与潜在的遗传异常紧密相关。通常患者夜间视力不良,但是在较明亮环境下通常能维持视力。[6]

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该疾病的治疗前景取决于相关潜在的癌症的性质。目前无可用于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其中光感受器功能通常快速恶化。[5]

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认知该疾病在识别隐匿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十分重要。[12]患者预后取决于潜在的疾病的分级。

维生素 A(视黄醇)缺乏症

患者治疗前景取决于缺乏症的潜在病因。已显示维生素 A(视黄醇)补充物可减少夜盲症状。[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