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既往存在的垂体腺瘤梗塞或出血(伴或不伴梗死)导致的一种罕见综合征。它导致的肿物迅速膨胀并且压缩邻近结构。垂体卒中的发病高峰在40-50岁,尽管它可累及所有年龄组人群。它最常发生于巨腺瘤患者,但有证据显示任何大小的肿瘤都可出现出血和卒中。80%的病例中,未被确诊为垂体腺瘤的患者,垂体卒中为首发症状。
它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头痛,视力减退,恶心,呕吐,颅神经麻痹,偏瘫,和垂体功能受损。如果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垂体卒中可伴有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及畏光。此外,也可能发生继发性肾上腺素缺乏症导致的严重低血压和休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所致)。
静脉输注液体和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 2-16 mg/天)的支持疗法可以缓解许多患者的其临床症状。对于保守治疗不成功或出现进展性视力下降和/或颅神经异常的病例,在发病 24-48小时内可行经蝶肿瘤减压术予以治疗。需长期随访以诊治残余肿瘤和/或垂体功能障碍。
任何有垂体肿物和急性视交叉压迫证据(突然视觉视野缺损,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立即经蝶窦行手术减压,如果怀疑为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应考虑予静脉输液和皮质类固醇。患有大泌乳素瘤的患者,术前可以尝试使用溴隐亭。
任何有垂体肿物的患者,以及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的患者,都应该被推测有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疑似肾上腺功能不全和/或肾上腺素危象的患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静脉输液(纠正低血压和脱水);需要纠正低血糖时应给予葡萄糖。
当患者有发热,头痛,假性脑膜炎,和已被证实的垂体腺瘤时应该被怀疑为垂体脓肿。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蝶骨手术引流,并且给予静脉内抗生素治疗,如果被怀疑为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应行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