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往往ETD症状是轻微的,不会持续超过几天。在症状持续但没有明显基础病因(例如,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可以对咽鼓管阻塞、外伤、慢性耳部并发症进行进一步检查。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任何特定干预措施,有必要继续进行研究。[18][19]

初始治疗

给予鼻用皮质类固醇以最大程度缓解咽鼓管口的水肿和炎症。可在出现临床表现后的任何时候给予治疗。这一方法已被多名学者进行了验证。通过证明鼻用皮质类固醇对慢性中耳渗出的改善间接推断出ETD得到改善。[20]然而,一些作者没有发现鼻用皮质类固醇对ETD效果显著。[21][22] 鼻用皮质类固醇的相关使用风险或严重并发症是鼻出血及鼻中隔穿孔。

  • 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减充血剂还是抗组胺药,治疗ETD都是无效的。[23]

手术

如果鼻用皮质类固醇疗效不佳,那么可以考虑各种手术方案,有些方案由患者的特殊病理决定。给予手术治疗来解除咽鼓管口阻塞或修复创伤。病理结果得到确认时给予治疗。

对腺样体肥大及浆液性渗出患者给予腺样体切除术。

是否针对阻塞性鼻咽肿瘤进行手术将取决于同时进行的放疗和化疗以及患者对这些治疗的反应。

该区域中的手术风险包括:出血、鼻咽部疤痕和持续的ETD。

压力平衡管(通气管)

对于有鼓膜内陷迹象的患者,在鼓膜上插入一个压力平衡管可能是有益的。

这种治疗在ETD慢性耳部并发症(包括慢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和鼓膜内陷)患者中是最常使用的。通气管的目的是减轻中耳腔和大气之间的负压差。虽然通常首先会给与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也可能是鼻用皮质类固醇,但是没有规定通气管的放置时间。

与置管相关的风险,包括感染、持续鼓膜穿孔和听力受损。通气管通常在3到6个月后排出。有的置管经设计可用于更长时间的放置,但这些也会有它们自身潜在的问题,包括肉芽组织形成和堵塞。

对咽鼓管异常开放的治疗方法

这种疾病往往与最近体重显著下降的患者有关。可能只能通过仰卧位或头部向前倾斜改善听力障碍。目前没有药物疗法。已经提出几种用于处理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外科治疗方法,但没有一种切实有效。[24][2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