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是一种临床诊断。
感染性肋软骨炎可能有反复上肢运动史或长期咳嗽病史。在考虑感染性肋软骨炎的可能性时,应询问患者近期静脉用药和手术情况。
渐发性、持续性疼痛,深呼吸和胸部活动时加重,提示本病。
关键体征为触诊肋骨软骨关节或胸壁运动时疼痛反复出现。触诊邻近肌肉、肋骨和胸锁关节时也可出现疼痛。通常无胸壁肿胀。如果除了肋软骨炎外还伴有胸壁肿胀,则是 Tietze 综合征。[8]
如果通过病史和检查高度怀疑肋软骨炎,则患者应接受试验性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在病灶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麻醉药。局部注射通常由专科医师(如风湿科医生)实施,因此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中,通常首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治疗带来的良好疗效证实了诊断。
如果口服治疗或局部注射无效,或者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其他情况(如,发热史、恶性肿瘤、创伤或外伤史,以及局部出现肿胀、红斑)、高度提示其他疾病时,则应根据可能的鉴别诊断,立即进行相应检查。
如果通过病史和危险因素的分析怀疑为感染性肋软骨炎,则须进一步行伤处和/或血培养检查,胸部 X 线检查,以及 CT 或 MRI 检查。一项在Tietze综合征受试者中进行的小型研究发现,在一些病例中,受累软骨增大、增厚,T2/STIR/FAT-SAT 序列信号增强,骨髓水肿,钆摄取增加。[14]
特定危险因素包括静脉使用药物和存在可能的感染病史,包括发热、关节肿胀或胸锁关节受累。在这种情况下,血培养中葡萄球菌属通常为阳性,尤其对于静脉药物使用者。化脓性肋软骨炎的影像学研究尚缺乏对照资料,但其典型影像学(CT 或 MRI)表现与骨或关节感染一样,包括肋软骨扩张、水肿,肋骨水肿,信号增强和造影剂摄取增加。然而,需要注意如果静脉药物使用者的表现较轻,无感染性肋软骨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对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反应较好,则无须进行上述检查。
锝元素骨扫描对诊断无帮助,因该检查对肋软骨炎无特异性,且在无肋软骨炎的人群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1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