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炎症性肋软骨炎的疼痛,外科清创术是传染性肋软骨炎主要治疗方法。

炎症性肋软骨炎

所有患者的初始治疗均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持续 10 至 14 天。对于胃肠道 (GI) 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患者有胃肠道出血史、年龄>60 岁以及合用皮质类固醇或抗凝药),应考虑采取预防措施,如在同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28][29]

对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或治疗不耐受的患者,应在受累肋骨软骨关节处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局麻药。该治疗通常由专科医生(如风湿科医生)实施。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皮质类固醇注射和柳氮磺胺吡啶有助于治疗肋软骨炎。[3]然而,由于受试者例数较少、研究为回顾性设计且缺乏对照,使研究受限。此外,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受试者同时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限制了对柳氮磺胺吡啶实际疗效的评估。

如果疼痛持续,则应重新评估诊断,并转诊至风湿病专科医生处。

感染性肋软骨炎

由于软骨血供差,单独使用抗生素通常无效;外科清创术和/或引流(当存在积液且适合进行抽吸时)是一种治疗选择。[13][12][9][10]进行此操作时应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并进行伤口护理。数据表明在静脉输液患者中,采用早期引流辅以静脉注射抗生素足以治疗细菌性肋软骨炎,而不必进行外科清创治疗;这与胸外科术后并发的细菌性肋软骨炎不同,后者通常需要进行清创治疗。[30]尽管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多年,目前仍然适用。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