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痛经分为两种亚型,但是单纯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不总能轻易地区分这两种亚型。

  • 在不存在盆腔疾病的情况下,为原发性痛经。

  • 在存在盆腔疾病的情况下,为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在排卵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相继影响引起子宫内膜脱落和前列腺素释放,进而月经期开始。前列腺素是由其前体——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 途径而生物合成。推测原发性痛经的潜在机制为前列腺素诱使子宫肌层收缩,引起血流下降,进而导致子宫缺氧。在原发性痛经的女性中,缺氧诱发痉挛性疼痛。[10][11][12]

发现原发性痛经女性经血中的前列腺素F2α (prostaglandin F2alpha, PGF2α) 浓度升高。PGF2α浓度升高导致子宫频繁无节律的收缩,使得子宫基底的张力较高。随着PGF2α浓度的升高,子宫肌层收缩的强度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13][14][15]循环中的其他物质(例如白细胞介素和血管加压素)可能也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中起到一定作用。[16][17][18]

前列腺素对平滑肌的进一步作用也可能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原发性痛经女性经常同时存在这些症状。

在排卵周期,PGF2α的产生增加,任何可以抑制排卵的治疗,例如激素类避孕药,都可能成功缓解痛经。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contraceptive choices for young people[19]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的治疗往往对原发性痛经有效。

继发性痛经

由盆腔病变所致继发性痛经的机制与原发性痛经的有所重合。常见的继发性痛经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痛经最常见的原因。在月经期前和月经期中,患者表现为盆腔痛和不适感加重。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异位内膜组织如何导致盆腔痛,但前列腺素可能具有作用。有研究显示,前列腺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腹水中的浓度增加。[20]

  • 盆腔炎性疾病 (PID):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以阴道分泌物为特征,既往多有性传播性疾病病史。这种疼痛可能与炎性介质或者前列腺素的释放相关,它们随后导致血管收缩和子宫收缩。

  • 子宫腺肌病:产后子宫外疼痛和子宫肥大,伴严重阴道出血。它被认为是子宫腺遭到破坏,进而导致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的结果。

  • 子宫肌瘤:盆腔查体发现子宫增大,或者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的增大子宫。

继发性痛经(异常的子宫收缩和疼痛)不太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 卵巢囊肿伴出血:特点是单侧疼痛、压痛和附件区包块。卵巢包块导致痛经的机制尚未阐述清楚,但可能源于扭转、破裂或者出血导致的急性疼痛。

  • 卵巢蒂扭转:有时伴随卵巢病变,表现出的症状与出血性卵巢囊肿的相似。然而,这种常常以急性疼痛出现,不太可能导致长期的痛经。

  • 梗阻性苗勒氏管畸形:表现为月经初潮后不久即出现的周期性疼痛。

  • 宫颈管狭窄:通常见于术后患者,并且随着宫腔积液出现,疼痛进一步加重,盆腔超声可能显示出宫腔积液。

其他少见原因包括:Asherman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或者其他先天性子宫畸形。宫内节育器(铜或塑料)、息肉、黏膜下肌瘤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因为子宫试图驱逐它们。白细胞三烯浓度也会升高。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