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男性因素不育的原因包括生精异常,生殖道异常或梗阻,性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以及精子活力受损。

生精功能改变或许是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并且大多数病例病因不明。[2][6][7] 通过降低睾酮水平改变精子生成的因素包括肥胖、内分泌疾病以及暴露于药物或环境毒物。[4][8][9] 其他对精子生成有直接有害影响的因素包括精索静脉曲张、阴囊温度升高、全身性疾病、吸烟、隐睾病史和饮酒史。[8][10]Y染色体缺失和其他染色体异常,例如Klinefelter's综合征(XXY)是相对少见的病因。[11][12] 睾丸扭转和创伤也能影响精子生成。[13]

射精管梗阻可能是先天性的,例如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往往与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基因突变相关,也可能继发于附睾或前列腺感染,输精管切除术或外科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未下降睾丸固定术)并发症,前列腺手术和一些药物可能与逆行射精有关。[2]

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可能与心理因素,性腺功能减退,脊髓疾病以及例如糖尿病等代谢与血管性疾病等相关。

不动纤毛综合征(Kartagener's)或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患者精子活力降低。

病理生理学

男性可育需要正常的精子生成量和精子运送,以及适当的性行为。

这些功能需要正常的睾酮水平。睾酮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在黄体生成素影响下生成的。精子生成是由睾酮和卵泡刺激素直接控制的。卵泡刺激素被认为作用于支持细胞,支持细胞在生精小管支撑生精细胞。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在垂体生成,并由下丘脑内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控制。下丘脑和垂体生成的GnRH和卵泡刺激素直接受睾酮水平调节,在中枢与外周转化成雌激素进行负反馈调节。支持细胞产生的抑制素对卵泡刺激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外周血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血清蛋白相结合。SHGB水平影响外周血睾酮或游离睾酮的活性部位。高泌乳素血症对GnR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完整的Y染色体和X染色体对胚胎生殖腺分化为睾丸以及后期发育时充足的精子形成是必需的。正常卵母细胞的受孕需要许多拥有完整顶体反应的活动精子。

肥胖的内分泌激素影响、睾丸局部温度增高、以及暴露于环境毒物或内分泌干扰物对精子生成有抑制作用。[8]吸烟和饮酒对精子生成也有毒性作用。多种药物或代谢条件能够影响睾酮生成或在受体水平有抗睾酮效应。其他药物或环境暴露物也能直接改变精子生成或精子活力。

分类

男性不育的原因[2]

男性不育尚未有正规分类,目前可根据病因进行分类。

  1. 原发性精子生成障碍

  2. 遗传性不育

  3. 梗阻性无精症

  4. 精索静脉曲张

  5. 性腺机能减退

  6. 隐睾

  7. 2、特发性

  8. 男性节育

  9. 男性附属性腺感染

  10.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睾丸微钙化

  11. 射精功能障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