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2500个国际单位,肌肉内/皮下注射,每周2次,持续6个月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2500个国际单位,肌肉内/皮下注射,每周2次,持续6个月
和
卵泡刺激素α : 150个国际单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持续6个月
或
GnRH脉冲式治疗 : 5-20μg/脉冲(50ng/kg)皮下注射(GnRH泵),每2小时1次
继发性性腺机能减退,例如促性腺激素缺乏或遗传学疾病例如Kallmann综合征,可以通过促性腺激素或GnRH脉冲治疗。[29]
如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治疗性腺机能减退,治疗6个月后未诱导精子生成,治疗方案中应加入卵泡刺激素(FSH)。
脉冲GnRH可用于数个月的继发性性腺机能减退的治疗,但较促性腺激素治疗更繁琐且昂贵。
溴隐亭 : 2.5-10mg/天,分次口服,持续3-6个月
或
卡麦角林 : 起始剂量为0.25mg口服每周2次,每4周剂量增加0.25mg每周2次,最大剂量1mg每周2次
垂体肿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继发性性腺机能减退的男性使用溴隐亭或卡麦角林治疗。
宫腔内人工授精
或
有或无卵胞浆内精子注射的IVF
存在抗精子抗体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然而,没有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是有效的。[33]
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男性更适于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人工洗涤精子授精或胞浆内精子注射体外授精是更好的选择。
每个疗程的IVF妊娠率均高于IUI。[53]多胎妊娠是IVF的可能并发症。在年轻患者中使用单个胚胎移植是减少这种并发症的最好方法并且预后良好。[54][55]ART也轻微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出生缺陷的风险;然而,增加不育的风险也不能排除。[51][56]
睾丸精子提取术的风险和显微外科附睾穿刺精子提取术的风险包括睾丸血肿、疼痛和感染。卵胞浆内精子注射被认为是Beckwith-Wiedemann和Angelman's综合征和其他异常甲基化结果的危险因素。这种联系尚未被证实。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2500个国际单位,肌肉内/皮下注射,每周2次,持续6个月
或
卵泡刺激素α : 150个国际单位,皮下注射,每周3次,持续6个月
或
氯米芬 : 已报道的剂量是25-50mg,口服,每天1次,持续3-6个月;但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或
他莫昔芬 : 已报道的剂量是20mg,口服,每天1次,持续3-6个月;但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或
阿纳托司唑 : 已报道的剂量是1mg,每天1次,口服,持续3-6个月;但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对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症给予促性腺激素和抗雌激素是经验性治疗。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卵泡刺激素(FSH)治疗不明原因不育症的原理是增加精子生成量。然而,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不明原因不育症使用促性腺激素的经验性治疗无效。[57]这不包括他们在男性性腺机能减退治疗中的作用。
雌激素拮抗物和芳香酶抑制剂被认为间接增加FSH和LH的生成并提高精子生成量。这些治疗根据观察性研究显示出了良好的预后,但需通过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58][59][60]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抗坏血酸 : 1000mg/天,口服
或
α-生育酚 : 300-600mg/天,口服
或
谷胱甘肽 : 已报道的剂量是6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或
己酮可可碱 : 400mg,口服,每日2至3次
或
左卡尼汀 : 已报道的剂量是2-3g/天,口服;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或
蕃茄红素 : 已报道的剂量是2-4mg,口服,每日1次;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或
辅酶Q-10 : 已报道的剂量是200-300mg,口服,每日1次;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或
N-乙酰半胱氨酸 : 已报道的剂量是200μg,口服,每天1次;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和
硒 : 已报道的剂量是600μg,口服,每天1次;但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C和E、左旋肉碱、己酮可可碱和谷胱甘肽被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这些药物的使用是经验性的。一些体外观察性研究显示精液参数改善。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显示男性患者使用抗氧化剂治疗后出生存活率增高。[61]
己酮可可碱能改善睾丸的微循环、精子活力和精子浓度。[62]
维生素C和E、左旋肉碱、谷胱甘肽能够减少睾丸环境的活性氧类物质。给予外源性酶Q-10同样增加精液中的辅酶水平,并且能够提高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动力学特点。[63][64][65]补充硒和N-乙酰半胱氨酸能提高精液质量。[66][67]
疗程:3个月。
宫腔内人工授精
或
有或无卵胞浆内精子注射的IVF
研究显示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治疗对于男性因素不育的夫妇实现妊娠优于指导同房治疗。[57]控制性卵巢刺激宫腔内人工授精能进一步提高妊娠率。
当人工授精总活动精子数<1×10^7/mL时IUI治疗无明显获益。[68]诱导排卵24到36小时后二次人工授精与单次人工授精相比并未显示能提高妊娠率。[46]
每个疗程的IVF妊娠率均高于IUI。[53]多胎妊娠是IVF的可能并发症。在年轻患者中使用单个胚胎移植是减少这种并发症的最好方法并且预后良好。[54][55]ART也轻微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出生缺陷的风险;然而,增加不育的风险也不能排除。[51][56]
睾丸精子提取术的风险和显微外科附睾穿刺精子提取术的风险包括睾丸血肿、疼痛和感染。卵胞浆内精子注射被认为是Beckwith-Wiedemann和Angelman's综合征和其他异常甲基化结果的危险因素。这种联系尚未被证实。
供者人工授精对拒绝ART或无精子生成的严重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