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鉴别诊断

常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无分泌功能的肾上腺腺瘤

无症状性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富脂肾上腺腺瘤通常具有≤10 HU衰减特点;脂肪含量少的肾上腺腺瘤在对比增强CT扫描中,通常15分钟造影介质廓清≥60%。 更多
  • 化学位移MRI: 反相位与同相位相比,由于脂肪和水的信号取消,导致任何含脂肪组织表现为信号丢失;通过同相位和反相位图像的可视分析来检测肾上腺肿块的脂肪组织。 更多
  • 131-I NP闪烁扫描术: 符合示踪剂摄取(肿块边缘摄取更多);对侧腺体可表现正常或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 更多
  • 18-氟-2-脱氧葡萄糖(FDG)PET: 通常表现为FDG低摄取,然而,16%的良性肾上腺病变的FDG摄取>基础肝脏摄取 更多

罕见

病史
查体
首要检查
其他检查

体重增加、中心性肥胖、满月脸、易擦伤、皮肤菲薄、伤口愈合不佳、紫纹、认知和情感变化、痤疮、多毛症、糖尿病。

高血压、锁骨上和颈背面脂肪垫、近端肌无力

  • 午夜(11pm)唾液皮质醇: >4.3 nmol/L 更多
  • 血清电解质: 可能的低钾血症
  • 全血细胞计数 (full blood count, FBC): 可能的白细胞增多且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 空腹血脂: 可能的高脂血症
  • 空腹血葡萄糖: 可能的高血糖
  • 过夜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正常患者血清皮质醇<137.9nmol (<5µg/dL),血清皮质醇<49.7nmol/L (<1.8µg/L) 更敏感但缺乏特异性。 更多
  • 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 >80µg/24h 更多
  • 清晨(9am)血清ACTH: <2.2pmol/L(<10pg/mL)提示为非 ACTH 依赖性库欣综合征[20]
  • 腹部 CT: 肾上腺腺瘤:均质体、通常≤3cm、非增强CT在15分钟的衰减≤10 HU,且CT造影剂廓清≥60%;肾上腺皮质癌:体积较大且非均质的肿块、通常>4cm、非增强CT显示不规则的外形且>10 HU,造影剂增强CT 显示血管团且10分钟时的造影剂廓清<50%;偶尔可以看到肿瘤侵犯下腔静脉。 更多
  • 腹部 MRI: T2 加权影像上与肝脏同强度的肿块[4]
  • 131-I NP-59闪烁扫描术: 肾上腺腺瘤病灶单侧局灶性摄取;肾上腺癌的双侧肾上腺非可视化。 更多

可能无症状;偶然发生的或严重高血压、强有力的心跳、苍白、严重焦虑、头痛可能是自发的,或者由体位改变、焦虑、甲氧氯普胺或麻醉剂等药物、或者增加腹内压的方法(如提举、运动、怀孕、创伤)引起。

高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苍白、视网膜病变、震颤、发热

  • 分馏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 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0.5nmol/L;血浆去甲变肾上腺素≥0.9nmol/L 更多
  • 留取24h尿以检测总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 总甲氧基肾上腺素≥6.8 nmol/24h;肾上腺素>191 nmol/24h;去甲肾上腺素>1004 nmol/24h;多巴胺>4566 nmol/24h。 更多
  • 腹部 CT: 非均质性肾上腺肿块;出血及囊性区常见;非增强 CT>10 HU 单位;造影剂增强 CT 上显示血管肿块,10 分钟时造影剂廓清<50%。[4]
  • 腹部 MRI: 在T2加权像上,与肝脏有关的显著高信号肿块
  • 123-I或131-I间碘苄胍(MIBG)闪烁扫描术: 病变部位的局灶性密集摄取 更多
  • 18-氟-2-脱氧葡萄糖(FDG)PET: 病变部位的局灶性密集摄取 更多
  • 氟-18-L-苯丙氨酸PET: 病变部位的局灶性密集摄取 更多

低钾血症相关症状包括遗尿症、多尿症、肌肉痉挛、心悸。

高血压

  • 血清电解质: 低钾血症和/或轻度高钠血症 更多
  • 血浆醛固酮浓度(pmol/L)与血浆肾素活性(µg/L/h)的比值。: 比值>554 更多
  • 在非限盐饮食下检测血浆醛固酮浓度: >2.2pmol/L(>10ng/dL) 更多
  • 24h尿醛固酮分泌: >58.2 nmol/24h 更多
  • 盐水输注试验(限盐试验): 盐水输注后血浆醛固酮浓度>0.14nmol/L 更多
  • 腹部 CT: 醛固酮瘤:非均质性肿块,通常≤3 cm,非增强 CT 衰减≤10 HU 单位,15 分钟时 CT 造影剂廓清≥60%;[4] 双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可能正常,或呈单发小结节或多发小结节表现;肾上腺可能呈不对称增大,单侧或双侧出现小结节
  • 腹部 MRI: T2 加权成像上为与肝脏等信号强度的均质性肿块。[4]
  • 131-I NP-59闪烁扫描术(经口服1mg地塞米松每6小时1次连续7天的抑制试验后): 以单侧方式(醛固酮瘤)或双侧方式(肾上腺增生)的局灶性摄取 更多
  • 肾上腺静脉采血: 证实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醛固酮过量的来源为肾上腺肿块(非双侧肾上腺增生)。[4]

肾上腺囊肿

无症状,40至60岁女性患者多见。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单侧、孤立且有光滑薄壁的低密度病变;在15%的病例中可见周围曲线钙化;偶尔地(<20%)由于囊内出血,良性囊肿也可表现为高衰减(>60 HU单位)。 更多

肾上腺脂肪瘤

通常无症状,如果体积较大可能会出现腹部压力或疼痛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外观是可变的,根据脂肪瘤的组织学构成,从脂肪为主要成分的肿块到完全非脂肪性软组织;肿块通常为低衰减(-30至-115 HU),可能包括小钙化灶(最多在20%的病例中),并且使用造影剂后出现异质性增强。

肾上腺血管瘤

通常无症状,如果体积大可表现为腹压增大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低衰减或异质性衰减肿块,66%的病例出现钙化;血管瘤的特点是病变区出现静脉结石。
  • 腹部造影CT: 由于血管湖进行性造影剂填充,出现特征性显著的周围结节状增强。[11]

肾上腺星形胶质细胞瘤

通常无症状,可能表现为腹痛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边界清楚、均质、低衰减肿块;在40%的病例中有钙化。[8][11]
  • 腹部 MRI: T1加权影像显示低信号,但T2加权影像显示明显不均质的高信号。[8][11]

肉芽肿性浸润性肾上腺病变

虚弱、乏力、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免疫力低下史

皮肤和黏膜色素过度沉着

  • 腹部 CT: 双侧肾上腺增大且中心低衰减,周围对比增强 更多

肾上腺癌

腹部压力或疼痛、痤疮、多毛症、闭经或经量减少、男性乳房发育、糖尿病

类库欣综合征的特征可能出现,如高血压、锁骨上和颈背部脂肪垫、近端肌无力

  • 腹部 CT: 体积较大的不均质肿块,通常>4cm,边界不规则,非增强CT>10 HU,对比增强CT显示血管团块且15分钟时血管造影剂廓清<60%。
  • 腹部 MRI: T2加权成像上,与肝脏相比为高信号肿块。
  • 18-氟-2-脱氧葡萄糖(FDG)PET: 若有较大的肿瘤且中心坏死,则病变的局灶活性可表现为中心放射区被强活性边缘环绕。 更多

肾上腺转移

虚弱、乏力、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癌症史

皮肤和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

  • 血清电解质检查: 低钠血症
  • 空腹血葡萄糖: 低血糖
  • 腹部 CT: 肿块呈非均质性、大小不规则(通常<3 cm),多为双侧,非增强 CT 衰减>10 HU 单位,10 分钟时造影剂廓清<50%。[4]
  • 血清电解质检查: 低钠血症
  • 空腹血葡萄糖: 低血糖
  • 腹部 MRI: T2 加权相上与肝脏相比为高信号病变,偶尔有出血或囊性区域。[4]
  • 18-氟-2-脱氧葡萄糖(FDG)PET: 病变的局灶活性 更多
  • CT引导下细针穿刺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活检: 用来区分肾上腺组织和非肾上腺组织(如转移或感染) 更多

肾上腺恶性黑色素瘤

可能无症状、腹压升高和/或腹痛

无检查发现

  • 腹部 CT: 体积较大的单侧肾上腺肿块,可能为中心坏死和钙化
  • 18-氟-2-脱氧葡萄糖 PET/CT: 明显的代谢性病变,可能伴有中央信号强度降低
  • 肾上腺组织活检: 确诊是黑色素瘤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