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睑缘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控制症状是治疗的关键。症状可能继发于其他疾病(例如湿疹、玫瑰座疮)也并非不常见。治疗基础疾病是成功治疗睑缘炎的必要措施。

初始治疗

保持眼睑卫生是所有类型睑缘炎的初步治疗措施,应当持续坚持下去。 每次热敷眼睑5~10min,每日2次, 可将温度升至睑板腺分泌物熔点以上,利于其排出体外。 擦洗眼睑可以清除睫毛上的鳞屑。 患者报告症状和睑缘炎临床所见均表明眼睑擦拭疗法有改善作用。[28]证据 C 认为眼睑按摩有助于排出睑板腺分泌物以及疏通睑板腺口。应建议患者在急性期症状有所缓解后,仍坚持做好眼睑卫生措施。医生目前采用热脉冲或器械外科手术作为清除睑板腺堵塞物的程序化疗法;然而,还没有随机盲法临床试验对这些疗法进行过评估。

已有研究表明,ω-3 脂肪酸可以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干眼症状并提高睑脂评分。膳食补充 ω-3 可能对部分睑缘炎患者有效。[1]

各型睑缘炎时常合并干眼症状,因此应评估是否存在干眼症状并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人工泪液或局部眼用环孢素进行治疗。[29] 已有研究表明,局部眼用环孢素与人工泪液相比,能够更好地改善眼部症状、睑缘充血、睑板毛细血管扩张、角膜荧光素点状染色并减少睑板腺分泌物。[30]证据 C 然而,其他多项研究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 [31]

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儿童睑缘炎局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篇 Cochrane 综述发现,一项研究观察了联用类固醇和抗生素对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患儿进行局部治疗的效果,结论是效果并不明确,参与者数量太少,难以提供良好的安全性评估。[32]

对于更严重的病例,应该寻求眼科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包括泪点栓塞或泪小点电凝。

对眼部卫生治疗措施不敏感

对初始眼部卫生治疗不敏感的病例可局部应用抗生素。 红霉素或杆菌肽眼膏可以有效地对抗分离于眼睑的葡萄球菌菌株。[33]证据 C 一些专家推荐使用阿奇霉素滴眼液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但是有些数据表明阿奇霉素不适用于此类疾病。[34][35][31][36] 已有研究表明,多黏菌素 B/甲氧苄啶、[37]证据 C 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其他局部眼用药物治疗睑缘炎均有效。[33][38]证据 A证据 A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通常并不推荐使用。经过几周的治疗,一旦急性症状消退,就可以停止治疗,但一部分患者可能仍需长期使用药物。

在炎症急性期,尤其在合并边缘性角膜炎或角膜小水疱时,增加短期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眼用制剂治疗可能对患者有效,但症状缓解后,应逐渐降低用药量。局部用皮质类固醇与口服多西环素一同使用时,可以有效预防与眼部玫瑰痤疮相关的复发性角膜糜烂。[40]证据 C

茶树油或甲硝唑擦洗眼睑可以治疗蠕形螨睑缘炎。[1][41]

对局部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无反应

对于局部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不敏感的睑缘炎病例,增加一种口服抗生素(特别是四环素类抗生素)通常有效。已有研究表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后睑缘炎患者分离得到的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脂肪酶,且使用剂量低于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剂量。[42] 表皮葡萄球菌还有抑制角质化的继发作用。[43] 对于合并玫瑰座疮的睑缘炎患者,用四环素治疗后睑脂厚度和泪膜破裂时间都有所改善。[44]证据 C

这些药物对玫瑰座疮也有效;玫瑰座疮常与后睑缘炎相关,所以应该同时给予治疗。

视觉损害

视力损害的患者推荐长期口服抗生素, 首选四环素类抗生素。 多项研究表明口服多西环素可以改善临床预后。[31] 短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治疗新生血管、瘢痕形成等角膜改变有效。 已有研究表明,对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不敏感的角膜炎病例,局部应用眼用环孢素可以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30]证据 C

对于角膜溃疡以及穿孔的患者,适合及时给予积极的抗生素、粘合剂或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应立即转诊至眼科医生,寻求进一步治疗。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