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的典型皮肤镜特征是粟粒疹样囊肿和粉刺样开口。粟粒疹样囊肿是白色或淡黄色的圆形结构,属于表皮内充满角蛋白的小囊肿(角珠)。 不仅见于脂溢性角化病,也见于先天性痣和乳头瘤皮肤痣,但见于后两者的情况较少。粉刺样开口(也称为假性囊肿开口或隐窝)是脂溢性角化病表面的褐色孔,在组织学上属于表皮充满角蛋白的内陷。[10][11][12]
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
界限清楚的外生性皮损,由成熟基底样细胞组成的表皮内增生。 组织学特征是充满角蛋白的内陷和小囊肿(角囊肿)。 角化过度有不同的程度。
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
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能够以细胞水平的分辨率在体内检查皮肤。 可以确诊脂溢性角化病的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特征包括脑状表面结构;充满角蛋白的内陷;角膜假性囊肿;表皮层有规律的蜂窝形状;真皮表皮交界处的束和多形乳头状突起;乳突真皮层噬黑色素细胞和环状血管;不存在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的特征则暗示为恶性肿瘤。[13]
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