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或
利奈唑胺 : 6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或
磷酸泰地唑胺 : 200m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达托霉素 : 静脉用药,每24h一次,每次4mg/kg
-- 和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75 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1 g 静脉内给药,每 6-8 小时一次
更多或
美罗培南 : 1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或
利奈唑胺 : 6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或
磷酸泰地唑胺 : 200m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达托霉素 : 静脉用药,每24h一次,每次4mg/kg
-- 和 --
头孢曲松 : 静脉注射 1-2 g,每 12-24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予,每 12 小时一次
-- 和 --
甲硝唑 : 30 mg/kg/日 剂量,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或
克林霉素 : 600-900 mg 静脉内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甲硝唑 : 30 mg/kg/日 剂量,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 和 --
庆大霉素 : 3-5 mg/kg/日,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予,每 12 小时一次
在微生物病因及其敏感性确认之前,应给予覆盖坏死性筋膜炎最常见病因的广谱抗生素。这些包括 I 型感染(拟杆菌属或消化链球菌属等混合性厌氧菌感染,以及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变形杆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非 A 族链球菌等兼性厌氧菌 )以及 II 型感染(A 族链球菌 [例如化脓性链球菌])的病原菌。
推荐的经验性方案(病原体未知情况下)包括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泰地唑胺或达托霉素联合以下某一种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例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厄他培南);头孢曲松+甲硝唑;或者氟喹诺酮类(例如环丙沙星)+甲硝唑。
克林霉素或甲硝唑联合氨基糖苷类(例如庆大霉素)或氟喹诺酮类也可能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除非已排除 A 族链球菌的存在,否则应按照经验将抑制毒素产生的抗微生物药物包含在治疗中。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使用克林霉素;利奈唑胺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药物。[5][34]
当可获得更多信息并已确定病原菌时,应修正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的确诊治疗。
由于目前没有确定性的临床试验,IDSA 推荐持续抗生素治疗,直至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外科清创,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持续 48-72 小时没有发热症状。[5]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或
利奈唑胺 : 6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或
磷酸泰地唑胺 : 200m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达托霉素 : 静脉用药,每24h一次,每次4mg/kg
-- 和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3.375 g,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更多或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1 g 静脉内给药,每 6-8 小时一次
更多或
美罗培南 : 1 g,静脉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厄他培南 : 1 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或
利奈唑胺 : 6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或
磷酸泰地唑胺 : 200m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达托霉素 : 静脉用药,每24h一次,每次4mg/kg
-- 和 --
头孢曲松 : 静脉注射 1-2 g,每 12-24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予,每 12 小时一次
-- 和 --
甲硝唑 : 30 mg/kg/日 剂量,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克林霉素 : 600-900 mg 静脉内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甲硝唑 : 30 mg/kg/日 剂量,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6 小时一次
-- 和 --
庆大霉素 : 3-5 mg/kg/日,静脉内分次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予,每 12 小时一次
除了紧急外科清创,应给予抗生素,其中覆盖 I 型坏死性筋膜炎的最常见病因(混合厌氧菌感染 [例如拟杆菌属或消化链球菌属] 以及兼性厌氧菌 [例如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变形杆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非 A 族链球菌])。
推荐用于 I 型混合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泰地唑胺联合以下某一种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例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厄他培南);头孢曲松+甲硝唑;或者氟喹诺酮类(例如环丙沙星)+甲硝唑。
克林霉素或甲硝唑联合氨基糖苷类(例如庆大霉素)或氟喹诺酮类也可能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支持其中的某些方案。[5]
当可获得更多信息并已确定病原菌时,应修正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的确诊治疗。
由于目前没有确定性的临床试验,IDSA 推荐持续抗生素治疗,直至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外科清创,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持续 48-72 小时没有发热症状。[5]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青霉素钠 : 2.4-4.8 g/天,分次静脉注射,每 6 小时一次
和
克林霉素 : 600-900 mg 静脉内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II 型感染最常由 A 族链球菌引起;建议使用克林霉素+青霉素。
对于有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使用万古霉素单药疗法。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万古霉素 : 30 mg/kg/日,每 12 小时一次,分次静脉给药
或
利奈唑胺 : 6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或
磷酸泰地唑胺 : 200mg 静脉内给药,每 24 小时一次
或
达托霉素 : 静脉用药,每24h一次,每次4mg/kg
萘夫西林 : 1-2 g,静脉注射,每 4 小时一次
或
苯唑西林 : 1-2 g,静脉注射,每 4 小时一次
或
头孢唑啉 : 1 g 静脉内给药,每 6-8 小时一次
除紧急手术清创术以外,应给予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在培养结果证实药敏之前,应给予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的抗生素。[5][22]
如果已经确定对甲氧西林敏感性,则可以使用萘夫西林、苯唑西林或头孢唑啉。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西环素 : 1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 和 --
头孢他啶 : 2 g,静脉内给药,每 8 小时一次
或
头孢曲松 : 2 g 每 12-24 小时静脉滴注 1 次
或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诱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肝脏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上腺功能不全。[18]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西环素 : 1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和
环丙沙星 : 400 m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多西环素 : 100 mg,静脉给药,每 12 小时一次
-- 和 --
头孢曲松 : 2 g 每 12-24 小时静脉滴注 1 次
或
头孢吡肟 : 2 g,静脉给药,每 8-12 小时一次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烧伤和外伤的患者在水生环境中罹患坏死性筋膜炎。[35]
如果对坏死性筋膜炎的广泛性外科清创术导致功能和外观缺陷,则可能需要重建手术。[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外科清创术后分层皮片移植来源于:Hasham S, Matteucci P, Stanley PRW, et al. Necrotising fasciitis. BMJ. 2005 Apr 9;330(7495):830-3 [Citation ends].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