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明显,腹部轻度压痛或无压痛。
约 49% 的患者有基础外科疾病,45% 有诱发性内科疾病,6% 为特发性。[22]
常见于有重度疾患的住院老年患者,如胸部感染、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衰竭、腹膜后恶性肿瘤、骨创伤或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患者。
用药史可能包括抑制神经药物、阿片类药物和泻药。
伴随疾病可能包括:糖尿病、黏液性水肿、硬皮病、帕金森氏病、狼疮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近期代谢疾病。
近期创伤或骨科手术。
长期便秘、腹泻或大小便失禁病史。
内脏神经病变。 可能也是获得性内脏神经病变(如 Chagas 病)的一部分。
药物史可能包括利培酮。
先前病毒感染。
切除术后复发表明为巨结肠误诊。
难以鉴别;在影像学上与乙状结肠扭转表现相似,直肠减压术后症状迅速缓解。
结肠运输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可辅助诊断这一较难诊断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结肠传输减慢。依据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正常这一肛门直肠生理功能,可排除先天性巨结肠。
可出现在各种病因引起的结肠炎的初始阶段。
早期表现为脓毒症(如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毛细血管充盈不良)。
临床影像学检查可能足以确诊。
腹部 X 射线平片可能显示出“拇指压痕像”或腔内软组织块(假息肉)。
结肠镜检查可通过典型的肠黏膜表现和病理活检确定诊断。
行结肠镜检查时尽量减少向肠腔内打气。一旦结肠炎的诊断明确,检查应尽可能局限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子宫内膜异位症既往病史。
盆腔疼痛史。
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梗阻的情况很罕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
超声检查(经腹部和经阴道式)可显示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但对于检测子宫内膜植入物的作用有限。
CT 扫描可识别囊性肿块,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缺乏特异性。
近期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
大量且气味难闻的腹泻。
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 WBC) 计数升高。
结肠镜检查可能鉴别出伪膜性结肠炎并排除机械性梗阻。
粪便培养分离出艰难梭菌。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