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腹部绞痛

常见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

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活动、咳嗽或者深呼吸时出现疼痛可能提示穿孔或即将穿孔。

腹胀

在大多数病因下均存在。

腹部鼓胀

常见于所有病因。

排便习惯改变

无法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或仅能排出部分肠胃气或粪便(不完全性肠梗阻)。

大便粗细/直径减小和排松散便可能与憩室狭窄或结直肠恶性肿瘤相关。

硬便

直肠指检发现粪便质地较硬,可提示粪块嵌塞可能性。

空直肠

当直肠指检时发现直肠内空虚,可提示近端梗阻。

软便

当在直肠指检中观察到时,提示部分梗阻。

近期体重减轻

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尤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或直肠出血,更应引起重视。

直肠出血

提示潜在恶性肿瘤,尤其是出现血便时。

肠鸣音异常

梗阻初期,肠鸣音可正常,随着梗阻的进展,肠鸣音频率逐渐增加,在梗阻晚期,肠鸣音可消失。

可触及的直肠肿块

在直肠癌患者中,直肠指检可能触及直肠内肿块。

可触及腹部包块

可能预示恶性疾病或憩室肿块

大便潜血检测结果为阳性

应排除近端大肠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发热

表明穿孔或即将穿孔,但也可能是并发疾病所致,或者与梗阻的较罕见病因(如盆腔脓毒症或炎症性肠病)相关。

腹部压痛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肠梗阻均可出现腹部压痛。

右髂窝压痛明显或局限性腹膜炎可能提示穿孔可能性。

重度压痛提示穿孔性腹膜炎的出现。

腹部强直

表明继发于穿孔的腹膜炎。

其他诊断因素

里急后重

在出现结肠梗阻的情况下,表明远端结肠或直肠恶性肿瘤。

由于少量粪便反复进入直肠而发生。

更常与炎症性肠病相关,但也可能与盆腔放疗和放疗所致狭窄有关。

放疗史

在出现放疗所致狭窄的患者中观察到。

妇科症状史

在病史中,患者可近期出现过妇科症状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存在。

恶心和呕吐

常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肠梗阻中,往往在疾病的晚期出现。

腹股沟肿胀

应对疝口进行检查,以检出继发于难复性疝的梗阻。

盆腔肿块

直肠指检可能识别出提示妇科恶性肿瘤或脓肿的盆腔肿块。

可能需要进行阴道检查,以获得更多骨盆信息。

异物摄入

直肠指检可能识别出提示异物的盆腔肿块。

患者有可能不会报告异物吞入或插入的病史。

危险因素

老年

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易发结直肠恶性肿瘤有关。[13] 梗阻的其他病因在此人群中也更加常见。

女性

盲肠扭转主要见于平均年龄为 53 岁的女性,占所有结肠扭转患者的 40% 至 60%。[14]

机构收容

结肠扭转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中更为常见。[1]

精神疾病

结肠扭转在精神病患者中更为常见。[1]

巨结肠

各种病因引起的巨结肠可因结肠系膜冗长 而易发生结肠扭转。

低或高膳食纤维

促发便秘,可能与憩室病及其并发症(如狭窄)相关。 长期便秘与粪块嵌塞和梗阻相关。

在非洲,高纤维饮食导致乙状结肠扭转发病率较高。[1][6][7]

既往结直肠切除术史

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因吻合口狭窄所致的肠梗阻较少见。

既往腹部手术史

可能易使患者出现结肠扭转:30% 至 70% 的盲肠扭转患者有既往腹部手术史。[14]

可能预示缺血性结肠狭窄。

炎症性肠病

复发性结肠或直肠 克罗恩 病可能会导致大肠梗阻。

泻药滥用

导致结肠伸长的任何病况均易使患者出现结肠扭转。 通常是一些便秘的患者为了缓解便秘而滥用泻药。[15]

糖尿病

可能易使患者出现结肠扭转。

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蠕动发生异常。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