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SAD 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20~30 岁发病年龄、该疾病的阳性家族史以及居住于冬季接触的光线减弱而夏季接触的光线增强的纬度地区。
其中,患者符合重性抑郁发作、双相 I 型障碍或双相 II 型障碍的诊断标准。
患者可能具有非季节性重性抑郁发作史,但与季节相关的抑郁发作应显著多于非季节性发作。[37]
SAD 的最常见症状。
至少 2 年的季节性抑郁症状发作史。
在此期间很可能出现非典型抑郁症状(例如睡眠过度、饮食过多伴贪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易怒、动作迟缓以及四肢沉重)。
SAD 的最常见症状。
至少 2 年的季节性抑郁症状缓解史。
包括睡眠过度、饮食过多伴贪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易怒、动作迟缓以及四肢沉重。
常见于患春夏季发作 SAD 的人群。
下列症状常见于 SAD:悲伤情感、情感受限、兴趣丧失、能量不足、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延、绝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或不当的内疚感、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决断力以及自杀念头。
在春夏季发作的 SAD 中,与非典型抑郁症状相比,植物性抑郁症状更常见。
也可能见于患秋冬季发作性抑郁的人群。
不太常见的 SAD 症状。
至少 2 年的季节性抑郁症状发作史。
与春夏季发作的非典型抑郁症状相比,植物性抑郁症状更常见。
双相症状不太常见,但可在春夏季发生。
异常欣快或急躁情绪、自尊心膨胀和自大狂、睡眠需求降低、强制言语或说话频率增加、思维跳跃、注意力涣散、目标导向性活动增加或过多参与令人愉快的高风险活动(例如消费、性行为)。
冬季光线减弱以及夏季光线增强可能与季节性情感变化风险相关。[22]
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是男性的 3-5 倍,这一性别差异比在非季节性抑郁症中所观察到的差异更大。[16]
平均发病年龄为 20-30 岁,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下降。[15]
虽然相关,但心理危险因素的作用在 SAD 的诊断标准中变小。 例如,一般情况下,明显神经质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苦恼,因而可能出现更多的非季节性抑郁发作。[3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