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治疗步骤

心脏黏液瘤唯一明确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应尽快进行。手术时机取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的医疗条件以及是否具有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手术前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例,应当对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栓塞等情况进行治疗。

治疗

一般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下切除黏液瘤。根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通过右或左心房切口或双心房切口切除肿瘤。也可根据伴随疾病(如瓣膜修复或置换术,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选择相应技术。切除黏液瘤后没有明确建议要采用抗凝治疗。然而,如果术后发生了栓塞事件,需要使用阿司匹林。

相关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栓塞)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 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直到能够实施手术。

  • 如果存在任何残余心力衰竭迹象,个别病例可能需要适当的长期治疗方案(如β 受体阻滞剂、ACE 抑制剂以及呋塞米治疗)。

  • 尚无黏液瘤病例中栓塞治疗的指南或建议。明确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心脏肿瘤。

  • 栓塞的治疗由受累血管区域决定。在大血管受累的病例中,根据血管闭塞的初步诊断开始抗凝治疗,但是确切的治疗是手术切除黏液瘤组织。[12]

  • 不同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栓塞组织并非由血小板为主的血栓组成。因此,对于心脏黏液瘤导致 MI 的患者,冠状动脉内溶栓和血管重建都可能会失败。[13][14]

有大量合并症预后不良的患者以及不适合心脏手术的患者需要保守治疗,如果出现特定的并发症可进行针对性治疗。抗凝治疗在这些患者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确定,应当视患者个人情况而定。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