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一种更严重的疾病。 红斑或褐色麻疹样皮疹从头颈部向下扩散并持续3~7 d。 鼻炎、咳嗽、结膜炎很常见。
在疾病早期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黏膜疹(科氏斑)。并发症常见,尤其是在免疫妥协或营养不良的人群中。[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科氏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共卫生图片库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患麻疹的儿童在出疹第三天可以看到特征性的红色斑点状皮疹出现在臀部和背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共卫生图片库 [Citation ends].
通常感染2岁以内儿童[20] 高热、烦躁等出现3~7 d前可以有鼻炎、结膜炎、颈部或枕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热退后出现红斑或粉红色斑丘疹,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约10%~15%发生高热惊厥。
最常见于学龄儿童。 通常与链球菌性咽炎相关,偶尔并发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咽炎、颈前淋巴结肿大和发热后出现“砂纸”样皮疹,融合成片样红斑,压之褪色,皮疹开始于躯干和耳朵后面,在皮肤褶皱处加重。 出疹3~8 d后出现脱屑。
其他表现还包括舌部红斑(即“草莓”舌)、口围苍白和帕氏线(皮肤褶皱处,特别是肘部和腋下的直线状红斑)。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猩红热皮疹表现为细小的红色斑疹,首先出现在胸部和腹部,可以蔓延至全身;看起来像晒伤,皮肤触之像一块粗糙的砂纸,皮疹持续约2~5 d。CDC 公共卫生的图像库 [Citation ends].
A组链球菌抗原快速测试的敏感度是60%~85%,特异度是90%~100%。[23] 阴性结果应该行咽拭子培养证实。
血琼脂对咽拭子进行培养分离A组链球菌的敏感度是80%~98%,特异度是100%。
在儿童中最常见。 轻度全身症状和/或发烧,明显的的面部红斑,即“掌掴脸颊”表现持续7~10天。
红斑花边斑丘疹也可能出现在躯干并蔓延至手臂和大腿。有时皮疹可能是非典型的,与风疹并没有什么区别。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痛和关节炎更常见。
夏季和初秋发病率最高。 最常见的表现是非特异性发热。 神经和胃肠道症状以及口腔炎表现可能较突出。
夏季发病率最高,与蚊虫活动频繁有关。 发热程度高于风疹,头痛、肌痛和虚弱表现更突出。
弥漫性红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手掌和脚掌无皮疹,儿童比成人更常见。 0.3%~1.0%的患者发生神经侵袭性疾病。
起病1周后,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特异IgM的敏感度大于95%,特异度83%~99%,但阳性反应可能持续1年以上。[27]
病毒特异性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 可能会与其他虫媒病毒发生交叉反应。 阳性结果应通过病毒特异度IgG确认。
从脑脊液或血清分离病毒
脑脊液中病毒特异IgM或病毒核酸扩增(神经侵袭性疾病)。
登革热病毒属于黄病毒属,可通过伊蚊叮咬、输血、器官移植、职业暴露于感染的血液或经子宫或围产期感染而传播至人体。[28]
登革热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和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波多黎各、美属维京群岛、萨摩亚和关岛)地方流行。 曾在佛罗里达、夏威夷和德克萨斯-墨西哥边界报道过散发的暴发性流行,但美国的多数病例为旅行者或移民在地方流行地区感染。
病情轻微的症状性患者(登革热)可能出现发热、剧烈头痛、肌痛、关节痛和弥漫性红斑丘疹。 眼眶后疼痛和轻度出血体征常见。 更严重的病情(登革出血热;登革热休克综合征)特征为血浆渗透及血管内血容量不足所致的出血和休克。
在发病第一周中,血清、血浆、脑脊液或组织样本的登革热病毒 RNA 核酸扩增是最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
多数患者到发病第五天可通过 ELISA 检测到血清抗登革热 IgM 抗体。 可持续 2 至 3 个月检测到这些抗体。 IgG 抗体的增高更为缓慢,可数月至数年保持增高;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比较(两次采样间隔至少 7 天)有利于鉴别急性感染与远期感染。
基孔肯雅热病毒属于甲病毒属,通过伊蚊叮咬以及罕见情况下的围产期感染而传播。[29]
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和严重的关节疼痛。 可能出现头痛、肌痛、关节炎、结膜炎或斑丘疹。 新生儿、老年人和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可能表现更为严重。 关节疼痛或关节炎可能在数月至数年间持续存在或复发。
在非洲、亚洲、欧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地区和南美洲等许多国家均曾报道过基孔肯雅热病毒爆发。在美国,多数感染报告源自上述地区返回的旅行者中。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曾报告过本地传播的感染。
在发病第一周中,血清或血浆中的基孔肯雅热病毒 RNA 核酸扩增是最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
在发病第一周末可能检测到特异性的抗基孔肯雅热 IgM 和中和抗体。 建议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属,可通过伊蚊叮咬、与感染寨卡病毒人群有性接触、输血或经子宫或围产期感染而传播至人体。[30]
对于自流行地区返回的旅行者或存在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怀疑寨卡病毒感染。
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曾报道过寨卡病毒暴发。 波多黎各、美属维京群岛和美属萨摩亚曾报道过本地蚊媒传播。 多数寨卡病毒感染人群无症状。 有症状性疾病的特点包括发热、斑丘疹、关节痛、肌痛、头痛和结膜炎。 症状通常较轻,持续数天至一周。 罕见并发症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 妊娠女性寨卡病毒感染的并发症包括流产、胎儿小头畸形和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及眼部异常。
目前,可经 CDC 虫媒病毒诊断实验室和多个州卫生部门进行寨卡病毒检测。[31]
在发病后第一周时,可通过 PCR 检测寨卡病毒。在发病第一周的后期开始出现特异性的 IgM 和中和抗体。与其他黄病毒之间发生交叉反应比较常见,因此,阳性、不确定、或无确诊意义的检测应通过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来进行确认。
一种开始于躯干的全身多形性斑丘疹,特别是累及手掌和脚掌。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扁平湿疣、黏膜病变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发热等全身症状不突出。临床表现自行消退或在治疗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后消失。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梅毒性玫瑰疹类似于病毒疹,在疾病的第2期出现在患者的臀部和腿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公共卫生图片库;来自 J.Pledger,BSS/VD;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VDRL,RPR试验阳性的敏感度是100%,特异度是99%。[32]
试验结果应该由特定的梅毒螺旋体试验来确认(FTA-ABS,敏感度100%,特异度为94%~100%)。
对湿润的黏膜或皮肤病灶进行刮片,通过暗视野检查鉴定螺旋体。
表现为高热、渗出性咽炎、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青少年和成人常见不典型型淋巴细胞。
眶周水肿经常出现在感染早期。儿童患者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达 20%的病例出现躯干和手臂的多形性皮疹。用氨苄西林等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中皮疹较为常见。有时可以看到结膜出血。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这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右侧结膜出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图片库;来自 Thomas F.Sellers,埃默里大学;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舌头和上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图片库;来自 Sellers 博士,埃默里大学;经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病程第2周起,抗病毒衣壳抗原(VCA)IgM抗体检测阳性,数月后消失。 病程早期也可以检测抗VCA IgG抗体,并终生存在。而抗EB病毒相关核抗原(EBNA)抗体在感染数星期到数月开始出现。 抗VCA抗原阳性,而抗EBNA抗原阴性,可以诊断为急性感染(敏感度95%~100%,特异度86%~100%)。[33]
嗜异性抗体试验(试剂盒)对于学龄儿童和成年人是敏感的(81%~95%)和特异的(98%~100%),但对婴幼儿不敏感。
几乎全部发生在8岁以内儿童。 突出的特点是高热不退、球结膜炎、口腔和咽部红斑、嘴唇干裂、手脚肿胀疼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烦躁、腹痛、腹泻和呕吐常见。 病程第2周可能会出现甲周脱屑。 发病1~4周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或其他动脉瘤。
没有特异性的确诊试验
具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结果包括无菌性脓尿、肝炎、脑脊液细胞增多、心包积液、胆囊积液和冠状动脉异常。
通常与皮肤反应相关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抗惊厥药。许多药物引起的皮疹有特征性表现(多形性红斑、荨麻疹)。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大疱性多形性红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共卫生图片库;来自于John Noble博士,经过许可 [Citation ends].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服药史,停药后皮疹好转,并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提示皮肤药物反应,但不能诊断。
全身性幼年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常表现特殊病容。 通常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治疗,每天都有热峰,持续数周至数月。
皮疹是短期出现的、橙红色、线性并通常累及躯干和四肢。 皮疹的出现往往伴随发热。 轻度肝脾肿大和肌痛(或肌肉压痛)常见。 可能出现浆膜炎。
许多患者有≥1个关节出现慢性滑膜炎,但关节受累可能会延迟发作。
没有可以确诊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均可提示本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