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急性鼻窦炎的最常见病因是病毒性感染。[12] 病毒性鼻窦炎发作后,会有 0.5%~2% 的急性病毒性鼻窦炎患者进展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8] 三种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链球菌(20%-43% 的病例),流感嗜血杆菌(22%-35% 的病例)以及卡他莫拉菌(2%-10% 的病例)。卡他莫拉菌在成人中较为少见。[13][14]

虽然细菌性病原体没有随着时间改变,但其抗生素耐药模式有所改变。[15] 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患病率已从 24% 上升至 35%,大环内酯耐药的肺炎球菌患病率已从 9% 上升至 39%,这些变化均在 10 年间出现。[15] 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青霉素耐药的程度更高,在某些研究人群中,有时耐药率达到了 100%。[15] 抗生素耐药性取决于地理位置;因此,了解本地抗生素耐受模式很重要。

病理生理学

急性鼻-鼻窦炎很可能由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引起,包括诱发因素(如环境触发因素),病毒感染和鼻窦黏膜内的继发炎症反应。[16] 随着水肿加重和黏液分泌增多,窦口被堵塞,从而阻碍了鼻窦正常通气和引流。 随着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出现分泌停滞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生。 从炎症角度看,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 β 和 γ干扰素与各种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分类

鼻窦炎类型

症状持续时间:[2]

  • 急性:≤4 周或更少

  • 亚急性:4-12 周

  • 慢性:≥12 周

  • 复发性急性:≥4 次/年。

严重程度:[3]

  • 根据是否存在发热伴脓性鼻分泌物、中至重度面部疼痛或牙痛、或眶周肿胀(持续至少 3-4 天)进行判断。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