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症状持续时间<10 天(急性病毒性鼻窦炎)

所出现症状持续短于 10 天提示急性病毒性鼻窦炎。 其症状往往早期迸发,然后逐渐消退。[2][23][24]

症状持续时间>10 天,但<4 周(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症状持续超过 10 天且无改善可能提示细菌性感染,虽然对比发作时症状严重的患者或在初次改善后症状恶化的患者,该类患者从抗生素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较低。[2][3]

初次改善后症状恶化(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在初始改善后症状恶化(即“二次患病”)同样提示继发性细菌感染。 典型情景是患者先出现病毒性鼻窦炎并在 5 天内改善,但 2~3 天后又恶化。[1][2][3][23][24]

脓性鼻分泌物

指浑浊或有色(棕、黄、绿色)鼻涕。 可能由患者报告,也可能在体格检查中观察到(如在鼻腔、中鼻道或咽后壁)。 病毒性或细菌性鼻窦炎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

鼻塞

指充血、阻塞或堵塞。 检查可能可见鼻中隔或鼻甲黏膜肿胀。 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与病毒性或细菌性鼻窦炎以及过敏性鼻炎有关联。

面部疼痛/发胀

患者报告为头痛,或前脸或眶周不适。[2] 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与病毒性或细菌性鼻窦炎相关联。[2]

发作时症状严重(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疾病发作时症状严重提示细菌性感染。[1][23]

牙疼

可能由患者报告,也可能在叩诊上颌牙的体格检查中观察到。 提示急性上颌窦炎。

其他诊断因素

咳嗽

可能继发于鼻后分泌物或哮喘加重;尤其常见于儿童。

肌痛

通常与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相关。

咽喉痛

通常与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相关。

嗅觉减退

急性病毒性和细菌性鼻窦炎可能都出现。

鼻甲水肿

与鼻腔黏膜的任何炎症有关,无论是过敏性、病毒性还是细菌性病因。 在检查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前,减轻鼻甲的充血状态很重要。[17]

发热

可能在急性病毒性鼻窦炎患者身上出现,但相比成人,更常见于儿童。 细菌性鼻窦炎比病毒性鼻窦炎较不常见,但急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首次改善后突然发热和症状恶化指示细菌性鼻窦炎。

危险因素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0.5%~13% 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进展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8][9]

变应性鼻炎

导致黏膜炎症,进而可引起窦口堵塞。[12] 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降低该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 (GORD)

胃食管反流到鼻咽部引起的症状可能被误认为鼻窦炎。 在儿童中,其与慢性鼻窦炎相关,但不会导致急性鼻窦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