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酸性脂肪酶是参与代谢胞吞脂肪粒过程的脂质酶。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而了解尚少的疾病,可导致肝硬化和重度血脂异常。 在 66 例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儿童与成人患者参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 3 期试验中,研究了采用 Sebelipase -α 进行酶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2] 在受试者中,58% 出现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4.92 mmol/L (≥190 mg/dL),31% 经活检证实有肝硬化。静脉使用 Sebelipase -α,每隔一周一次,连用 20 周,主要研究终点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随访期间,31% 的 Sebelipase -α 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恢复正常,与此相比,对照组中 7% 的受试者恢复正常 (P =0.03),自基线的平均变化值分别为-58 U/L 和 -7 U/L (P<0.001)。血脂水平以及肝脏脂质含量方面也有显著改善,两组间不良事件的比例近似。因此,对于某些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患者,Sebelipase -α 疗法似乎是有前景的疗法。
Evinacumab 是一种针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 3 (ANGPLT3) 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经研发用于治疗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用于治疗这种病症的现有药物可能有限,因为其疗效依赖于 LDL 受体功能。ANGPLT3 是一种在肝脏表达的分泌性蛋白质,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依赖于 LDL 受体活性)、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浆浓度。在一项关于 Evinacumab 的单组、开放性临床评估中,在 9 名已接受积极的降低 LDL 疗法(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洛美他派、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 型单克隆抗体或门静脉分流术)的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成人患者中,在治疗第 4 周时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其基线值进行比较。对于 Evinacumab 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了 49±23%,从基线的 9.7±6.2 mmol/L (376±241 mg/dL) 降至 4.0±2.3 mmol/L (157±90 mg/dL)。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 4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了 36%。[9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