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急性前列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肠杆菌属的病原微生物,其中高达 80% 的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15] 另有 5%-10% 的病例被认为是由于肠球菌感染所致,并有部分病例是由于假单胞菌所致。[16] 人们发现,抑郁症在前列腺炎男性中很常见,但是目前尚不能确定抑郁症是否是该疾病的一个促发因素。[17]

病理生理学

若干因素可促进前列腺炎的发生。 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尿液回流进入前列腺导管)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相关发现。[7][18] 感染的尿液返流可能导致细菌从尿道回流至前列腺,从而诱发该病。[19] 但通过常规方法只在 5%-10% 的病例中检测到致病性病原体。[20] 在急性前列腺炎中,血清免疫球蛋白 G (IgG) 和免疫球蛋白 A (IgA) 均升高,并且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提示免疫在病情进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1] 相比之下,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血清免疫球蛋白 G 和免疫球蛋白 A 水平均未升高。[22]

分类

临床分类[4][5]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的分类[6]

I.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II.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III.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

  • IIIA. 炎性 CPPS

  • IIIB. 非炎性 CPPS

IV. 无症状炎性前列腺炎(组织学前列腺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