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导致异位妊娠的两大类疾病:1) 阻碍向子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疾病,和 2) 容易使胚胎过早着床的疾病。然而,已诊断异位妊娠患者中超过半数不伴有任何已知的危险因素。[16] 盆腔感染可通过扭曲输卵管解剖结构而增加风险。 与异位妊娠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吸烟、多位性伴侣、使用 IUD、既往输卵管手术、产妇曾在胎儿期内暴露于己烯雌酚 (DES) 、不育症和体外受精、首次性行为年龄 < 18 岁、黑色人种和就诊年龄 > 35 岁。[17][18]

病理生理学

胚胎在输卵管内的有效运输需要输卵管上皮、输卵管液和输卵管内容物之间进行精细调节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由输卵管蠕动、纤毛运动和输卵管液流动构成的机械力,推动胚胎向子宫腔移动。 这个过程可能在许多不同的节点出现功能障碍,最终表现为异位妊娠。[19]

卵母细胞迁移困难最常与输卵管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这可能是由输卵管病变(例如,慢性输卵管炎、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20] 输卵管手术(例如,再造术、绝育术)或宫内乙烯雌酚 (diethylstilbestrol, DES) 暴露引起。有观点认为,卵母细胞与着床部位之间的分子信号传导改变可能会使异位妊娠更容易发生。[17] 许多可能参与过早着床的分子学因素正处于研究中。 这些因素包括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如外源凝集素、整联蛋白、基质降解卵丘、前列腺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21]

研究尚不能支持染色体异常在异常着床中的作用。 对 30 例手术切除的存活异位妊娠的绒毛膜绒毛实施核型分析,与宫内妊娠对照相比,没有发现任何差异。[22]

随着异位妊娠的发展,输卵管外层不断被拉伸。这最终会导致输卵管破裂和出血。腹腔积血[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腹腔积血来自 Sina Haeri 医生收集的资料 [Citation ends].

分类

输卵管妊娠 (97%)

着床部位可能在壶腹部 (73.3%)、峡部 (12.5%)、伞部 (11.6%)、输卵管间质部和宫角 (2.6%)。[1]

卵巢妊娠 (1%~3%)

严格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适用。[3]

宫颈妊娠 (< 1%)

常常伴大量且无痛性出血。[4][5]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

胚胎滋养层在输卵管近端和子宫肌壁交界处着床。[6]

剖宫产瘢痕妊娠 (< 1%)

植入以前子宫切口部位的子宫肌层缺陷处。

腹腔妊娠 (1.4%)

可能是因囊胚直接着床而导致的原发性疾病,也可能是因胚胎从输卵管排出而导致的继发性疾病。[7]

双胎异位妊娠 (1:4000)

双胎妊娠,一个在宫内,另一个异位。 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接受体外授精 (IVF) 的妇女中接近 1%。[8] 在自然妊娠中,发病率仍然很低 (1:30000)。

子宫切除后异位妊娠

现已有多篇关于全子宫切除术后和宫颈上子宫切除术后异位妊娠的病例报告。虽然该情况极为罕见,但临床医生应意识到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对于曾接受过子宫切除术但至少保留了一个卵巢的育龄妇女,如果因来源不明的腹痛而就诊,则应该实施妊娠试验。[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