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与甲氨蝶呤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
短期 | 低 |
包括肝毒性(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肾毒性(因甲氨蝶呤晶体形成引起的肾小管损伤)、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和肺毒性。 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口炎、神经系统问题(疲劳、头痛)和发热。 对甲氨蝶呤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是立即停药。 |
||
残留滋养细胞 |
短期 | 低 |
据报道,残留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为 4%-15%。[84] 最常见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后,但也可见于药物治疗和期待治疗之后,罕见情况下,在输卵管切除术后也会发生。 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后 1 周时应检测血清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水平[72] 如果水平上升或平稳,这表明可能存在残留滋养细胞,可使用单剂量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 mg/m² 体表面积)进行治疗。[61] 应在 1 周后复查 hCG 水平,然后每周检测,直至无法测出。[72] 如果有药物治疗禁忌证(例如,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史),手术干预(腹腔镜或剖腹手术)都是确定性治疗方法。 在英国,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推荐在行输卵管切除术后 3 周进行尿妊娠试验,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在此阶段进一步进行评估。[72] |
||
手术干预对周围器官或血管的损伤 |
短期 | 低 |
这是任何手术干预都可能带来的风险。 可能的损伤包括腹腔镜套针插入时的损伤或手术部位出血。 根据需要,由外科医生或会诊医生对迁延不愈的损伤进行手术修复。 |
||
复发性异位妊娠 |
存在差异 | 高 |
复发率为 8% 至 15%,比值比为 9.3% 至 47%。[2][24] 风险与导致初次异位妊娠的基础因素相关。 一项回顾性评价发现,甲氨蝶呤单次给药、输卵管切除术和线形输卵管造口术之后的异位妊娠复发率分别为 8%、9.8% 和 15.4%。[24]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