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的存在

危险因素包括紫外线辐射,日光暴露,x线暴露,三氧化二砷暴露,着色性干皮病,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Goltz综合征),移植史。

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的丘疹

基底细胞癌的特性[3][2]面部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在本底的弥漫日光损伤伴显著的日光弹力变性[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面部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在本底的弥漫日光损伤伴显著的日光弹力变性Robert A.Schwartz,MD,MPH,FACP,FAAD收集 [Citation ends].

斑块,结节,有卷边的肿瘤

基底细胞癌的特性[3][2]

小痂及不易愈合的伤口

基底细胞癌的特性[3][2]

不易愈合的痂

基底细胞癌的特性[3][2]

珍珠白色结节和/或斑块

基底细胞癌的特性[3][2]

其他诊断因素

与大的或被忽视的基底细胞癌相关的转移

转移很少见,但也会发生在肺及骨上,往往与大的长期被忽视的基底细胞癌有关。[8]

进展期皮损的局部破坏

几厘米的直径并且很深地侵蚀到周围组织。

危险因素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会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中的DNA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也会通过影响促凋亡和抗凋亡分子的表达来影响凋亡过程。[15]

由于紫外线辐射会损伤p53(促凋亡因子),所以会导致DNA损伤的细胞无法正常凋亡。

最新的研究显示,频繁使用晒黑床不会导致基底细胞癌发病的增加,但会增加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16]

因此,现在认为,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病因素中,290-320nm波长的紫外线比320-400nm波长的长波紫外线起的作用要大。

日光照射

对于一部分患者,从皮肤的颜色深度就可以看出其日光暴露的程度。但是仍建议询问每个患者的日光暴露史,以及是否容易被晒黑。

x线暴露

尽管不经常遇到,x线表面治疗(过去对痤疮的治疗)与基底细胞癌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17]这对其他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同样有效。[18]

三氧化二砷暴露

众所周知,三氧化二砷暴露史是导致基底细胞癌的因素之一。主要发生在被污染的井水。[19]暴露有时可以很隐匿。[20]

着色性干皮病

这种存在先天性 DNA 修复机制障碍的遗传缺陷者容易较早出现皮肤老化,并容易发展出很多的基底细胞癌,鳞癌,有时也可发展为黑色素瘤。[21]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Goltz综合征)

这种少见的遗传性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可能首先表现为宽阔面庞,肋骨畸形,也可能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该类患者出现的其他类肿瘤包括骨肉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卵巢纤维瘤。该病被定位于第九号染色体上的镶嵌基因,更精确的是在9q22.3和9q31条带上,在染色体1-1p32出现较少。

该综合征还表现为掌跖点状凹陷以及牙源性角化囊肿。

尽管认为一开始患者皮肤上表现为痣(错构瘤),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是毛发上皮瘤或毛胚上皮瘤在向漏斗囊肿或其他类型基底细胞癌进展。[22][23][24][25][26]

移植后患者

有移植病史的患者(通常是实质脏器)会出现新发皮损,伴瘙痒或溃疡。通常情况下,这些皮损活检后发现为鳞癌,不过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2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