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动物咬伤的关键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4岁以下和养有宠物。 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糖尿病以及乳房切除术、脾切除术和肝脏疾病病史。

动物咬伤情况

有助于评估狂犬病发病风险和出具公共卫生报告。[11]

关于动物种类、家养或野生、伤口情况、当前位置、所有者和疫苗接种状态的信息至关重要。应评估捕捉该动物进行检疫的可能性;应对动物进行检疫,以评估狂犬病发病风险。

伤口描述

应记录伤口的确切位置和维度。全面记录伤口大小和深度,以及与骨骼和神经血管结构的毗邻十分重要。神经血管功能评估和撕脱组织检查也很重要。

有时照片也是很有帮助的。 考虑到伤口的情况(如怀疑为犯罪、暴力或者存在起诉的可能性),司法鉴定文件可能也是必要的。

红斑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硬结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波动性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脓化流水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局部淋巴结肿大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组织坏死

如果出现浅表感染体征,应对更深结构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生命体征不稳

如出现严重创伤和/或败血症,生命体征可能不稳。

危险因素

14岁以下

犬类咬伤急诊治疗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最高。 欧洲一项电话调查发现,在15岁以下儿童中,每年的咬伤发生率为22例/千人。 美国在2001年接受急诊治疗的犬类咬伤病例中,约41%发生在14岁以下儿童中。 发生率(每10万人)分别约为253.8(0~4岁)、278.2(5~9岁)和236.2(10~14岁),总体发生率为129.3。[16]

某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犬类对儿童发起攻击行为,包括小型犬和玩耍活动。 此外,关于如何安全地与犬类互动,儿童可能缺乏判断能力,并且几乎不可能抵御攻击。[17]

宠物所有权

关于如何安全地与犬类互动,儿童可能缺乏判断能力,并且几乎不可能抵御攻击。[17]

高危人群

暴露前狂犬病疫苗接种仅用于狂犬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包括兽医及其团队、驯兽师、狂犬病实验室工作者、野生动物工作者、洞穴探险者、徒步旅行者,野战军事人员和狂犬病流行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人员。其他适合接受暴露前疫苗接种的候选者包括:可能接触狂犬病流行地区动物的国际旅行者(并且接受医学治疗的途径可能有限),以及在狂犬病传染地区生活或旅行的儿童。[11][18]

免疫抑制(如被咬伤,感染风险将增加)

可能会导致疾病迅速蔓延或者严重感染。

糖尿病(如被咬伤,感染风险将增加)

可能会导致疾病迅速蔓延或者严重感染。

曾接受乳房切除术(如被咬伤,感染风险将增加)

可能会导致疾病迅速蔓延或者严重感染。

脾切除术(如被咬伤,感染风险将增加)

可能会导致疾病迅速蔓延或者严重感染。

肝脏疾病(如被咬伤,感染风险将增加)

可能会导致疾病迅速蔓延或者严重感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