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多种免疫性刺激因子均可导致结节性红斑。自 19 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之相关,当时认为“风湿病”是主要病因,结核病为第二常见病因。在 20 世纪上半叶,超过 90% 的患者因结核发病。在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白塞病、球孢子菌病和药物均被纳入潜在病因,引起本病的病因进一步扩展。目前链球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明确病因,结节性红斑是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3][4][5][6][7][8][9][10][11][12][13]

由于结节性红斑也与多种系统性真菌感染相关,故患者生活的地理位置和旅行史都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与组织胞浆菌病相关的结节性红斑主要可见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密西西比河谷、中美洲以及南美洲部分地区,而与球孢子菌病相关的主要可见于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芽生菌病可能是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州河谷、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结节性红斑的常见病因。在热带地区,结核是主要病因,而 Behcet 病是引起土耳其和地中海沿海地区患者的发病的重要原因。布氏菌病可见于奶厂工人和农夫中,而鹦鹉热与接触鸟类有很大关系。[2]

病理生理学

无论何种病因,其病变在大体和显微外观上都类似,提示其发病机制相同,但不明确。在皮下脂肪中存在血清巨噬细胞激活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皮损的形成可能是最初细胞反应的继发效应。伴有结核或球孢子菌病的患者在皮试阳性之后才会出现上述皮损。Frei 抗原会在性病淋巴肉芽肿患者中诱发类似病损。在结节病中,皮损与 HLA-DRB1*0301 和 HLA-DQB1*0201 相关。[3]

分类

结节性红斑的各种类型

约60%的结节性红斑为特发性。

继发病

  1. 细菌

    • 链球菌感染

    • 结核

    • 麻风病

    • 土拉菌病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胃肠道细菌如鼠疫耶尔森

    • 支原体肺炎

    • 钩端螺旋体病

    • 布氏菌病。

  • 真菌

    • 球孢子菌病

    • 组织胞浆菌病

    • 芽生菌病

    • 皮肤癣菌病

  • 病毒和衣原体

    • 鹦鹉热

    • 性病淋巴肉芽肿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猫抓病

    • 乙型肝炎

    • 副牛痘。

  • 药物诱发

    • 磺胺类药物

    • 口服避孕药

    • 溴化物和碘化物。

  • 胃肠道溃疡疾病

    • 克罗恩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白塞病。

  • 恶性疾病

    • 淋巴瘤

    • 白血病

    • 内脏肿瘤相关性副肿瘤综合征。

  • 多种原因

    • 结节病

    • Whipple病

    • Sweet综合征。

  • 结节性红斑的亚型

    游走性结节性红斑、慢性结节性红斑和结节红斑是少见的结节性红斑亚型,它们在所有结节性红斑病例中占极少比例。游走性结节性红斑也称作亚急性游走性结节性脂肪炎,表现为多个呈离心扩展的小结节,中央可融合。慢性结节性红斑指临床表现典型但皮损较持久,而结节红斑指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皮损。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